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数字示波器行业属于仪器仪表制造业(分类代码:40)中的电子测量仪器制造(分类代码:4028)。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数字示波器行业为仪器仪表制造业(行业代码C40)。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数字示波器市场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数字示波器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国家为发改委及工信部,行业的自律性组织主要包括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和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具体如下:
主管部门/协会 |
主要职能 |
国家发改委 |
负责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的宏观政策制定,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推动行业技术发展升级,实施技术进步和产业现代化 |
工信部 |
拟定并组织实施仪器仪表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和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有关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 |
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 |
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计量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具有与所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相适应的设施、人员和检定仪器设备。 |
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 |
主要承担行业调研、信息咨询、推荐和制定标准、技术交流、协助企业参加展会、开拓国内外市场、进行国际交流合作等职能。 |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
主要承担制订行业规划、开展行业、地区经济发展调查研究、受托参与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参与相关产品市场的建设,协助政府建立正常的市场秩序等职能。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数字示波器行业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如下:
序号 |
颁布时间 |
颁布单位 |
法律法规 |
1 |
2019年 |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市场监督总局关于发布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的公告 |
2 |
2018年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
3 |
2018年 |
国务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2018修正) |
4 |
2016年 |
国务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 |
5 |
2005年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
计量器具新产品管理办法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行业主要政策
数字示波器行业所处电子测量仪器产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近年来国务院及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多项具体产业政策鼓励支持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发展,具体政策如下:
序号 |
行业政策 |
发布 时间 |
发布单位 |
相关主要内容 |
1 |
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2021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加快弥补产业短板弱项。加大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关键射频前端器件等投入力度,加速突破技术和产业化瓶颈,带动设计工具、制造工艺、关键材料、核心IP等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加快轻量化5G芯片模组和毫米波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进一步提升终端模组性价比,满足行业应用个性化需求,提升产业基础支撑能力。支持高精度、高灵敏度、大动态范围的5G射频、协议、性能等仪器仪表研发,带动仪表用高端芯片、核心器件等尽快突破。 |
2 |
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 |
2021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依托优质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协同创新,加大基础零部件、基础电子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高端仪器设备、集成电路、网络安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装备攻关和示范应用。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优质企业开放,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
2021年 |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
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工程化产业化突破;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 |
4 |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
2021年 |
江苏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 |
加强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发展新一代检验检测和高端计量仪器设备; 围绕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工业基础软件等“五基”; 大力突破一批市场需求大、质量性能差距较大、对外依存度高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关键基础材料,提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仪器设备和成套装备生产能力;聚焦重点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瞄准高端装备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移动通信、航空航天、软件、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标志性技术成果,加快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
5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2020年 |
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 |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
6 |
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
2020年 |
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 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 |
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端通用科学仪器的设计研发,聚焦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推动高端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快速发展 |
7 |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
2020年 |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 |
加快基础材料、关键芯片、高端元器件、新型显示器件、关键软件等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合理有效投资。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补短板。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建筑、医疗等特种机器人、高端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装备等高端装备生产,实施智能制造、智能建造试点示范。 |
8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2019年 |
国家发改委 |
鼓励: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工业自动检测仪表,原位在线成份分析仪器,电磁兼容检测设备,智能电网用智能电表(具有发送和接收信号、自诊断、数据处理功能),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低功耗各类智能传感器,可加密传感器,核级监测仪表和传感器 |
9 |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
2018年 |
国家统计局 |
电子测量仪器制造、电子相关领域仪器制造、实验分析仪器、电工仪器仪表制造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
10 |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2016年) |
2017年 |
国家发改委 |
电子专用设备仪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 |
11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2016年 |
国务院 |
强化重大科研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研制与开发,推动科学仪器设备工程化和产业化技术研究;强化国家质量技术基础研究,支持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技术研发,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科学仪器设备。以关键核心技术和部件自主研发为突破口,聚焦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研制一批核心关键部件,显著降低核心关键部件对外依存度,明显提高高端通用科学仪器的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大幅提升我国科学仪器行业核心竞争力。 |
12 |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 域 |
2016年 |
科技部 |
重点支持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重点支持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 |
13 |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
2016年 |
国务院 |
适应大科学时代创新活动特点,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建设一批具有国家水平,突出学科交叉和协同创新的国家实验室,研发高端科研仪器设备,提高科研装备自给水平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Y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