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国家层面研学旅行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研学旅行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为了促进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比如2022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推进研学旅游发展。依托巴蜀地区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一批高质量研学旅游产品,形成具有巴蜀特色的研学品牌体系。探索研学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研学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健全、活动特色鲜明、安全措施完善的研学实践活动基地,逐步实现巴蜀地区研学旅游市场共建共享。
2015-2022年国家层面研学旅行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发布部门 | 重点内容 |
2015年 | 国务院办公厅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 | 支持研学旅行发展。把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支持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鼓励各地依托自然和文化遗产资源、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大型公共设施、知名院校、科研机构、工矿企业、大型农场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旅行社和研学旅行场所应在内容设计、导游配备、安全设施与防护等方面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寓教于游。加强国际研学旅行交流,规范和引导中小学生赴境外开展研学旅行活动。 |
2016年 | 国务院 |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 促进旅游与教育融合发展。将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文物古迹、古生物化石等专题研学旅行。成立游学联盟,鼓励对研学旅行给予价格优惠。规范中小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安全保障机制。 |
2017年 | 国务院 |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制定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注重增强学生实践体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和各种形式的夏令营、冬令营活动。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游基地和目的地。 |
2018年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 | 促进文物旅游融合发展,推介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 |
2018年 |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 | 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 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支持在乡村地区开展红色旅游、研学旅游。 |
2018年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 | 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推出一批研学旅行和体验旅游精品线路,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加大军队系统革命文物展示利用力度,在做好安全保密工作的前提下,适时对外组织开展参观、瞻仰、纪念等活动。 |
2021年 | 国务院办公厅 | “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 | 依托革命文物资源开辟公共文化空间,发展红色旅游及红色研学旅行,打造红色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助力乡村振兴和革命老区振兴发展。 |
2021年 | 国务院 | “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 推动研学实践活动发展,创建一批研学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健全、活动特色鲜明、安全措施完善的研学实践活动基地,为中小学生有组织研学实践活动提供必要保障及支持。鼓励非遗特色旅游景区发展。实施旅游商品创意提升行动,引导开发更多符合市场需求、更具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 |
2021年 |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开发银行 | 关于进一步加大开发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做好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融资支持。 |
2022年 | 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 |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 | 推进研学旅游发展。依托巴蜀地区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一批高质量研学旅游产品,形成具有巴蜀特色的研学品牌体系。探索研学旅游标准化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研学资源丰富、课程体系健全、活动特色鲜明、安全措施完善的研学实践活动基地,逐步实现巴蜀地区研学旅游市场共建共享。 |
2022年 |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国家文物局办公室 | 关于利用文化和旅游资源、文物资源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通知 | 博物馆、纪念馆、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公园、红色旅游景区等设计研学旅行精品线路,综合运用专题讲座、文艺演出、解说导览、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推动青少年在感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增强文化自信。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地方层面研学旅行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比如云南省发布的《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建立多方合作关系和科学评价反馈体系,形成立足云南、联通全国的自然教育和科普研学旅游网络体系,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自然教育和科普研学旅行新业态新产品。
发布时间 | 省份 | 发布部门 | 重点内容 |
2022年 | 云南省 | 云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 建立多方合作关系和科学评价反馈体系,形成立足云南、联通全国的自然教育和科普研学旅游网络体系,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自然教育和科普研学旅行新业态新产品。 |
2021年 | 湖北省 |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 挖掘和释放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的“书本”功能,引导中小学生“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培育研学旅行新业态。推动研学旅行全域布局,建设多层次、多类别研学基地,推出涉及自然知识、历史文化、革命教育、科学普及、生命安全、传统礼仪等领域的系列研学课程,形成一批特色研学旅行产品,把湖北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研学旅行目的地。把开展研学旅行和加强青少年教育结合起来,寓教于游,促进中华文化认同,扩大中华文化影响,放大研学旅行的综合效应。 |
2021年 | 江苏省 | 江苏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 通过多种形式活化文物资源、展现文物价值,推动博物馆、对社会开放的文物保护单位等成为特色旅游目的地,开发文物领域研学旅行、体验旅游、休闲旅游项目和精品旅游线路,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对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文物保护利用机制开展全方位、综合性创新实践,形成示范性、引领型文物保护利用江苏模式。 |
2022年 | 江西省 |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推出一批特色研学旅游品牌,创建一批全国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百万公里健身步道工程建设,办好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南昌国际马拉松等精品体育赛事。 |
2021年 | 黑龙江省 | 黑龙江省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若干扶持政策措施 | 新引进(新设立)的文化旅游企业依托利用我省文化遗产、工业遗址、红色教育资源、文博单位、科普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等,投资建设研学旅行产业项目,首次获评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的,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 |
2022年 | 重庆市 | 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 。积极开展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特长培养、研学旅行等校外教育,探索创新中小学与社会力量合作育人模式,丰富校外教育内容与形式,促进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强正面宣传与舆论引导,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成才观、教育观,着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
2021年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 | 提升红色文化展陈方式,借助科技化、艺术化手段开发沉浸式体验产品,增强红色教育现场感和时代感。大力拓展红色研学旅行和红色教育培训市场,做强本地市场,做大外地市场。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