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保护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国家层面智能电网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为了促进智能电网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比如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加强电力运行调度和安全管理,依法依规落实电力市场交易结果。
2015年-2022国家层面智能电网行业政策汇总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重点内容 |
2015年 | 国务院办公厅 | 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加强特高压及柔性直流输电、智能电网、微电网及分布式电源并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标准制修订,研制大规模间歇式电源并网和储能技术等标准。 |
2016年 | 国务院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大力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发展和挖掘系统调峰能力,大幅提升风电消纳能力。 |
2016年 | 国务院 | “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扩大峰谷电价、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实施范围。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增强电网调峰和需求侧响应能力。 |
2017 年 | 科技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科发基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 | 电力建设重点包括特高压输电,要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电网资源优化技术等开发与推广能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
2019年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 | 加快推动农村地区水利、公路、电力、冷链物流、农业生产加工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进智慧水利、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建设。 |
2020年 | 国家电网办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公司 2020 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 详细规划 2020 年国家电网公司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电力物联网、电网建设、特高压引入社会资本、综合能源服务等共十大类 31 项具体工作内容。 |
2021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 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智能电网融合,适应新能源发展要求。 |
2021年 | 中共中央 国务院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 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深入研究支撑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友好并网的智能电网技术。 |
2021年 | 国务院 |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 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 |
2021年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 四部门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 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优势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绿色工业园区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支持共建共享公共设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开展能源梯级利用、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鼓励建设智能微电网。 |
2022年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 | 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加强电力运行调度和安全管理,依法依规落实电力市场交易结果。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地方层面智能电网行业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智能电网行业发展,比如江西省发布的《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发布时间 | 省份 | 政策名称 | 重点内容 |
2022年 | 江西省 | 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 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
2020年 | 广东省 | 广东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实施方案(2020—2022年) | 构建适应大规模新能源接入并满足分布式能源“即插即用”要求的智能电网,在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广州中新知识城、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建设智能电网示范工程。 |
2022年 | 湖北省 | 湖北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 推广新能源云应用,加快智能电网发展,积极推进智能变电站、智能调度系统建设,扩大智能电表、智能气表等智能计量设施、智能信息系统、智能用能设施应用范围,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 |
2022年 | 北京市 |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规划 | 建设智能电力系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电力系统融合创新,提升全自愈配电网、柔性输电、精准电网末端感知等智能电网技术水平,示范建设智能微网。探索远程集控、智慧巡检、智能诊断等电力智能运维新模式。 |
2021年 | 江苏省 |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江苏省“十四五”全社会节能的实施意见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物联网、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等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立绿色低碳产业体系。 |
2022年 | 重庆市 |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 | 促进能源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能源电力配置枢纽平台,打造坚强可靠主网,建设安全灵活配网,发展分布式智能电网,优化网架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