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公园(themepark)是指以营利为目的兴建的,占地、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实行封闭管理,具有一个或多个特定文化旅游主题,为游客有偿提供休闲体验、文化娱乐产品或服务的园区。主要包括以大型游乐设施为主体的游乐园,大型微缩景观公园,以及提供情景模拟、环境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各类影视城、动漫城等园区。
国家层面主题公园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及规范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文旅部发布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总体方案》 提出要建设特色文化消费集聚区。京津冀三地联手推介100个"网红打卡地",开发文化内涵和时尚元素兼备的文创商品,推动打造实景旅游演艺、主题公园演艺,拓展文化消费新空间。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相关内容 |
2022/8 |
科技部 |
《""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 |
完善应急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主题公园等安全文化教育基地,推动应急科普融入公众生产生活。持续提升应急管理人员、媒体从业人员的应急科普能力。 |
2022/5 |
文旅部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修改〈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 |
歌舞娱乐场所、旅游景区、主题公园、游乐园、宾馆、饭店、酒吧、餐饮场所等非演出场所经营单位需要在本场所内举办营业性演出的,应当委托演出经纪机构承办。 |
2022/4 |
国务院办公厅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 |
持续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促进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等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推动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工业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促进非遗主题旅游发展。组织实施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引导公园、景区、体育场馆、文博场馆等改善设施和服务条件、结合实际延长开放时间。 |
2022/02 |
国务院 |
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通知 |
利用废弃矿山、搬迁化工企业旧址和遗留设施等,建设安全生产主题公园、体验基地;依托科技馆、城市森林公园、灾害遗址公园等设施,建设一批集灾害事故科普教育、法规政策宣传、应急体验、自救互救模拟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全文化教育基地;分级建设一批应急消防科普教育基地。 |
2022/02 |
文旅部 |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总体方案》 |
特色文化消费集聚区。京津冀三地联手推介100个"网红打卡地",开发文化内涵和时尚元素兼备的文创商品,推动打造实景旅游演艺、主题公园演艺,拓展文化消费新空间。 |
2021/05 |
发改委 |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规划》 |
通过互联网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促进旅行社等旅游企业转型升级,鼓励旅游景区、度假区、旅游饭店、主题公园、民宿等与互联网服务平台合作建设网上旗舰店。 |
2020/11 |
文旅部 |
《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支持主题公园运用文化资源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开展数字展馆、虚拟景区等服务,推动数字艺术在重点领域和场景的应用创新。更好传承中华美学精神。 |
2019/12 |
住建部 |
《关于规范主题公园建设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
严禁违规在自然保护区、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点(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其他生态保护红线区域选址建设主题公园。将进一步加大主题公园监管力度,严格要求、严格把关,对未依法依规办理审批手续进行及时查处,切实提高主题公园管理力度。 |
2019/06 |
国务院 |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
提出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加快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作生产优秀文化产品作为中心环节;增强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构建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打造文化产业人才高地;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促进文化资源与金融 |
部分省市主题公园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进主题公园行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布了相关政策,如2022年7月发布的设计河南建设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提出要扩大《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黄帝千古情》等实景演艺品牌影响,围绕中华文化符号创作一批经典实景演艺作品。依托郑州方特欢乐世界、银基冰雪世界、建业电影小镇等主题公园,创作一批特色鲜明、门类丰富的主题公园演艺精品。鼓励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博物馆等创作一批沉浸式旅游演艺产品。
省市 |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相关内容 |
广州 |
2022/10 |
《广清一体化"十四五"发展规划》 |
整合广州北和清远南的酒店、民宿、温泉、主题乐园、观光农业.文化、体育等旅游资源,以广州融创文旅城和清远长隆国际森林度假区两大主题公园为核心,差异化打造特色旅游产品,联合打造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探索设立""广清电子旅游卡""。 |
河南 |
2022/10 |
《关于开展幸福河湖建设的决定》 |
坚持文化引领。促进人水和谐,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水文化挖掘、保护、弘扬,打造有文化气息的河湖。建设沿河湖生态、历史、文化等特色主题公园,展示河湖长制、节水护水等生态绿色发展理念相关元素。 |
四川 |
2022/9 |
《四川省推进工业文化发展行动方案》 |
科学活化利用工业遗产。充分利用四川工业遗产资源,进一步挖掘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文化项目。鼓励利用工业遗产资源按程序依法依规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街区、研学基地、主题公园、创新创业基地等,培育工业设计、工艺美术、数字创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科技文化融合等新业态,推动工业"生产锈带"向"生活秀带"转变。 |
2022/9 |
《四川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实施方案》 |
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文化广场、主题公园等沉浸式体验区。2025年,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高到30%,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达98%,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共识更加广泛。 |
|
海南 |
2022/09 |
《三亚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2-2025年)》
|
做强水上、沙滩、低空三大优势休闲运动产业。加快推进三亚美亚通航旅游总部基地、启迪冰雪小镇、FE赛车主题公园、亚特兰蒂斯水世界等重大体育旅游主题公园建设,完成一湾区一中心建设(海上运动中心),加速体育旅游创新项目或产品入景区,建成一批具有标志性的体育旅游项目与产业集群。 |
天津 |
2022/5 |
《天津市科普基地认定管理办法》 |
公共科普场所,指具有科普展教功能的动(植)物园、主题公园、旅游景点,人文景观等公共场所。室内(外)科普主题展区或多媒体功能厅200平方米以上;科普参观线路1条以上;年服务5000人次以上;有专兼职科普人员8人以上,其中科普讲解员3名以上;年开放天数达到200天以上。 |
重庆 |
2022/9 |
《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 |
打造汽车文化赛事体验。整合汽车消费、试乘试驾汽车服务等主要功能,融合旅游地产、商务办公、文化体验、餐饮住宿、购物休闲等配套服务,建设汽车主题公园。支持举办国际汽车论坛.国际汽车赛事等,提升产业发展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
河南 |
2022/07 |
《设计河南建设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 |
扩大《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黄帝千古情》等实景演艺品牌影响,围绕中华文化符号创作一批经典实景演艺作品。依托郑州方特欢乐世界、银基冰雪世界、建业电影小镇等主题公园,创作一批特色鲜明、门类丰富的主题公园演艺精品。鼓励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博物馆等创作一批沉浸式旅游演艺产品。 |
北京 |
2022/07 |
《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乡环境建设管理规划的通知》 |
加强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三庙一塔"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推进长安街延伸至城市副中心的景观大道建设及广渠路东延环境整治提升工程。配合城市副中心绿心、三个文化设施(剧院、图书馆、博物馆)、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通州堰、六环路入地改造、运河商务区、人民大学通州校区、路县故城遗址公园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相关环境综合整治及景观提升工作。 |
贵州 |
2022/07 |
《贵州省"十四五""智慧黔城""建设发展规划》 |
重点支持息烽、都匀、荔波、余庆、金沙、兴义等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农业创新试点,探索智慧农业、创意农业、景观农业、休闲农业、农业文化主题公园等农业新型业态。 |
湖南 |
2022/07 |
《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 |
自然资源类科普教育基地,是指利用动植物、生态、地质地貌等自然资源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园区和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海洋公园)、植物园、主题公园、森林、湿地、地质公园、自然遗产等。 |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