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能源物联网行业相关政策加快能源领域新型标准体系建设

能源物联网是一种基于环境和设备感知、工况智能预知的智能节电控制系统与模型,可以应用于建筑节能以及中小型制造企业的厂房设备节能控制和办公领域节能控制。

国家层面能源物联网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能源物联网市场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及规范能源物联网行业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1年6月发改委等联合发布《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提出要研究电力行业的5G物联网设备操作系统标准,搭建融合5G的电力通信管理支撑系统和边缘计算平台;基于5G网络,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代信息技术在能源装备制造和工程建造领域的全面应用等。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2020年5月

工信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例全面发展的通知》

治理智能化方面,以能源表计、消防烟感.公共设施管理.环保监测等领域为切入点,助力公共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增强城市韧性及应对宪发事件能力。推动NB-IoT标准纳入ITUIMT-20205G标准;面向智能家居、智惹农业、工业制造.能源表计.消防烟感.物流跟踪.金融支付等重点领域,推进移动物联网终端平台等技术标准及互联互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提升行业应用标准化水平。

2020年9月

国家能源局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关于加快能源领域新型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在新能源和电力与电工装备新技术领域,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能源融合发展领域,积极推动团体标准扩量提质。在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储能、氢能等新兴领域,率先推进新型标准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021年5

-

《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

 

引导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集聚发展,构建数据中心集群,推进大规模数据的“云遍”分析处理,重点支持对海量规模数据的集中处理,支撑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灾害预警、远程医疗、视频通话、人工智能推理等抵近一线.高频实时交互型的业务需求,数据中心端到端单向网络时延原则上在20毫秒范围内。

2021年6月

发改委等

《能源领域5G应用实施方案》

研究电力行业的5G物联网设备操作系统标准,搭建融合5G的电力通信管理支撑系统和边缘计算平台;基于5G网络,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代信息技术在能源装备制造和工程建造领域的面应用等。

2021年9月

工信部

《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

根据《建设指南》,到2022年,初步建立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研制重点行业标准10项以上;到2025年,推动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基础安全标准体系。

2021年9月

工信部等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推动交通、能源、市政、卫生健康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将感知终端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打造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搭建综合管理和数据共享平台,充分挖掘多源异构教据价值,推动智慧诚市和数字乡村建设。

2021年11月

国家能源局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开展适应能源领域标准的物联网通信协议技术.能源物联终端协议自适应转换技术、能源物联网信息模型技术.能源物联网端到端连接管理技术研究,开发适用于能源物联网的新型器件、新型终遍与边缘物理代理装置,开发物联网多源数据采集融合共享系统及大数据分析应用,建设能源物联网及终端安全防护技术装备体系,建立具备接入和管理各种物联网设备及规约的物联网管理支撑平台。

2021年11月

工信部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推动IPv6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融合发展,支持在金融、能源、交通.教育、政务等重点行业开展“IPv6+”创新技术试点以及规模应用,增强IPv6网络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2021年12月

国务院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搓高物联网在工业制造、农业生产、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领域的覆盖水平,增强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

2022年6月

住建部和发改委

《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

2030年前,城乡建设领域排放达到峰值;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星级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以上。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鼓励建设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推动智能嶶电网、虚拟电厂等技术应用,优先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

2022年6月

工信部等

《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

推动5G、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节能提教领域的研发应用,积极构建面向能效管理的数字孪生系统,发挥5G应用产业方阵.“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等平台作用,深入扢掘5G赋能工业领域节能提效的典型案例和场最并加以推广。

2022年6月

发改委等

《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结合数乡村建设工程,推动城乡可再生能源数字.智能化水平同步发展,推进可再生能源与农业农村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智惹用能水平。推动可再生能源与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化.联网化、共享化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推广新能源云平台应用,汇聚能源全产业链信息,推动能源领域数经济发展。

2022年8

-

《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

 

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围绕构建全链条、全过程的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生态,支持—批基础较好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强研发上下游配合与新技术集成,打造形成—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首批支持建设十个示范应用场景。

 

部分省市能源物联网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进能源物联网行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布了相关政策2021年5月发布的《浙江省节能障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动重大产业平台、重点用能单位建设能源管理数字化系统。加强不同平台间的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加快推进能源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融合发展

 

省市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江苏

2022年3月

《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

推动能源流和信息流深度融合,积极推广综合能源服务,推动能源互联网建设,构建弹性互动、智能互联的智慧能源系统。围绕建设关丽园区、提高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推进能源管理智慧化发展。

浙江

2021年5月

《浙江省节能障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

推动重大产业平台、重点用能单位建设能源管理数字化系统。加强不同平台间的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加快推进能源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融合发展

上海

2022年6月

《关于印发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培育”元字宙"新赛道.促进智能终遍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行动方案的通知》

加快布设新能源终端和智能电网设施。发挥新能源微电网、智慧减碳虚拟电厂等项目示范作用,推动光储直柔等智能电网应用。推进智能电网与分布式能源装备向高压化、智能化发展。开展大容量长寿命安全电池、固态电池等储能装置应用。做强智慧能源服务,推动光伏储能徼电网技术、电池人工智能技术.锂电池储能系统.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应用。

山东

2021年5月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发展融合型基础设施,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加强泛在感知、终遍联网、智能调度体系建设。

天津

2022年3月

《天津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规划提出,促进高效智惹能源发展,建设综合智惹能源。推动5G、大教据.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与传统能源深度融合,发展信息广泛感知、服务广泛覆薏.用户广泛参与的智慧能源新模式。推广智慧能源小镇技术,建设演海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

安徼

2022年5月

《安徵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加快信息技术和传统能源生产领域融合发展,加强人工智能.5G、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

福建

2022年6月

《福建省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

围绕“数福建“建设和产业发展,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打破能源行业壁垒,加快推进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及社会化共建共享。推广大数据、人工智能和SG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推动分布式能源技术。

江西

2022年5月

《江西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

推动能源使用向设备智能.多能协调、信息对称、交易开放的方向发展,激活能源供给端和消费端潜力,实现能源智慧互联,系统优化、效能提升。加强新能源与增量配电网、充电桩、氦能等融合发展,推动支持与储能深入融合的新能源微电网应用示范工程.“风光(水)储—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项目、绿色能源示范县《区)、综合智慧能源示范项目等能源新业态新项目建设。

河南

2021年12月

《河南省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达峰碳中和规划》

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系统智能化改造,推广物联网智能燃气表,推进天然气接收站、调压站智能化建设。优化综合智慧能源服务。

广东

2022年3月

《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大力推进输配电装备智能化和一二次设备深度融合建设电力大数据平台.能源区块链平台系统加强电力全域物联网、多能互补综合供能/供电等裴备及系统研制,推进“互联网+”智能电网和产业化应用,形成覆益研发.生产、运营和服务的完整产业体系

广西

2022年8月

《广西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推进传统能源基础设施智能化发展。加快信息技术和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支持围绕能源领域开展以5G技卡为基础的新一代电力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成套设备示范应用。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数据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大数据等领域国际合作

我国及部分省市大数据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大数据等领域国际合作

为推动大数据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环保装备设计、生产、使用、运维等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2025年03月29日
提升工业互联网应用质效【附我国及各省份工业互联网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提升工业互联网应用质效【附我国及各省份工业互联网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工业互联网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5年2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4个国家级、14个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加快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卫星互联网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

我国及部分省市卫星互联网行业相关政策:有序推进卫星互联网业务准入制度改革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卫星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纵深推进“宽带边疆”建设,加速5G网络向乡镇、行政村、近海、边疆等区域延伸,积极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增强网络覆盖能力。

2025年03月20日
完善通信网络安全防护【附我国及各省份网络安全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完善通信网络安全防护【附我国及各省份网络安全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为促进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信息科技外包、算法模型、新技术运用等风险管理,推进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技术创新应用。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分布式存储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新型存储技术研发

我国及部分省市分布式存储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新型存储技术研发

近些年来,为促进分布式存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新型存储技术研发,支撑规模化、实时性跨域数据存储和流动,提高智能存储使用占比。

2025年03月18日
推动移动支付向县域乡村下沉【附我国及各省份移动支付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推动移动支付向县域乡村下沉【附我国及各省份移动支付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为推动移动支付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推动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社会保障卡(含电子社保卡)、移动支付等数字化医保服务应用。

2025年03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北斗导航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北斗导航等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

我国及部分省市北斗导航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北斗导航等新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深度融合

为促进北斗导航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实施海洋渔船及船上设施装备更新改造,推广渔船海洋宽带、北斗导航定位、防碰撞等船用数字化终端装备,推动相关卫星信息系统的行业应用。

2025年03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据中心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数据中心集群与新能源基地协同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数据中心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数据中心集群与新能源基地协同建设

为推动数据中心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领域项目发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促进盘活存量资产,支持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

2025年03月1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