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色电力行业相关政策 探索开展绿色电力交易

绿色电力(Green Power)是指利用特定的发电设备,如风机、太阳能光伏电池等,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转化成电能。核电也可以考虑是绿色电力。

我国绿色电力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绿色电力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绿色电力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探索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创新体制机制,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以市场化方式发现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体现绿色电力在交易组织、电网调度等方面的优先地位。引导有需求的用户直接购买绿色电力,推动电网企业优先执行绿色电力的直接交易结果。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

 

我国绿色电力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年2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严厉打击虚标绿色产品行为,有关行政处罚等信息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2021年3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

通过核发绿色电力证书方式适当弥补企业分担的利息成本。补贴确权贷款的利息由贷款的可再生能源企业自行承担,利率及利息偿还方式由企业和银行自行协商。

2021年9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

建立和完善绿色电力生产、消费证书制度。大力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

2022年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

探索开展绿色电力交易。创新体制机制,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以市场化方式发现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体现绿色电力在交易组织、电网调度等方面的优先地位。引导有需求的用户直接购买绿色电力,推动电网企业优先执行绿色电力的直接交易结果。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绿证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

2022年1月

国务院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

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全面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2年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积极推进试点示范,探索新能源汽车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实施路径,研究完善新能源汽车消费和储放绿色电力的交易和调度机制。

2022年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加强绿色电力认证国际合作,倡议建立国际绿色电力证书体系,积极引导和参与绿色电力证书核发、计量、交易等国际标准研究制定。

2022年5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引导全社会消费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推动绿色电力在交易组织、电网调度、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体现优先地位,为市场主体提供功能健全、友好易用的绿色电力交易服务。建立完善新能源绿色消费认证、标识体系和公示制度。完善绿色电力证书制度,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加强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有效衔接。加大认证采信力度,引导企业利用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鼓励各类用户购买新能源等绿色电力制造的产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绿色电力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绿色电力行业的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开展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落实绿色电力生产、消费证书制度要求,支持以风电、光伏为主的绿色能源开发和消纳利用。

 

部分省市绿色电力行业相关政策

省份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北京市

2022年11与

北京市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积极开展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落实绿色电力生产、消费证书制度要求,支持以风电、光伏为主的绿色能源开发和消纳利用。

重庆市

2022年10月

重庆市“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

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通过发电权交易、合同转让交易等鼓励新能源替代火电机组发电。

江苏省

2022年1月

省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

鼓励企业参加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促进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严厉打击虚标绿色产品等违法行为,有关行政处罚信息纳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河南省

2022年2月

河南省“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

完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机制,加强与电力市场、碳市场衔接。

广东省

2022年9月

广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全面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综合试点经验。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22年1月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

大力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

天津市

2022年3月

天津市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方案

支持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引导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相关政策: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我国及部分省市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相关政策: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为加强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建设,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推动公共停车场、具备条件的加油(气)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配建快充、换电和加氢设施,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

2024年11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热电联产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

我国及部分省市热电联产行业相关政策:因地制宜推进热电联产集中供暖

为促进热电联产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保障好居民冬季取暖前提下推进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范围内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因地制宜推进耦合生物质燃烧技术改造,鼓励发展大容量燃煤锅炉掺绿氨燃烧。

2024年11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风力发电设备行业相关政策:促进退役风电设备循环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风力发电设备行业相关政策:促进退役风电设备循环利用

为加强进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 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支持新兴固体废物(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退役及报废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综合利用,拓展二次利用市场化场景,支持区域回收利用基地建设。

2024年11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发电机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风力发电机升级与退役等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发电机行业相关政策:完善风力发电机升级与退役等标准

为推动发电机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新能源领域,加快废旧光伏组件、风力发电机组叶片等新型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2024年10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电设备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核电基地自供电能力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核电设备行业相关政策:加强核电基地自供电能力建设

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保持合理布局和平稳建设节奏。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

2024年10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行业的发展,比如广东省发布的《关于印发广东省开展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加强新型电力系统标准建设,完善风电、光伏、输配电、先进核电和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标准,推动开展储能、氢能产业标准体系研究。

2024年10月14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电力行业相关政策:创新拓展新型电力系统商业模式和交易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电力行业相关政策:创新拓展新型电力系统商业模式和交易机制

‌智慧电力是一种新型的电力系统应用形态,它结合了智慧系统与电力系统,采用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生产信息与管理信息的智慧化。

2024年09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电行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在运水电站优化升级和扩机增容

我国及部分省市水电行业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在运水电站优化升级和扩机增容

水电是属于水利科技名词,是指水和电,水力发电等,是一种利用水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方式。

2024年08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