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社区服务设施高效建设和运行
加快推进区(县、市)、街道(乡、镇)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和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市场主体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方式投资城乡社区服务业。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到2025年保定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形成“城市社区服务指导中心、城市社区服务中心、城市社区服务站”等多形式的服务设施体系。推进“互联网+党建+社区+服务”,打造基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包含智慧党建、智慧安防、智慧家居、智慧养老、垃圾分类、环保监测、社区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智慧社区平台。鼓励引导电信、广电网络等市场主体参与社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党建、政务和社会服务等资源,将街道(乡镇)下沉的党群服务、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服务以及有关部门需由社区协办事项纳入社区综合服务站。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社区服务市场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预测报告(2022-2029年)》
二、扩大社区服务供给
加快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重点发展生活服务类、帮扶互助类、文体活动类、基层发展类、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区社会组织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轨道。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采取直接资助、以奖代补、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多种方式,推动社会组织培育等项目实施。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四社联动”,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在矛盾调解、社区共治、社区帮教、社区矫正、社区禁毒等基层社会管理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等力量开展社区家政、养老、助残等服务,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到“十四五”末,每个社区健全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制度,广泛开展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服务内容。
三、缩小城乡社区服务差距
推进“空心村”治理,指导“村改居”政策落实,推动有条件的村依法撤销村民委员会、设立居民委员会,提升农村社区治理规范化程度。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基层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完善安置区社区管理,指导县(市、区)对安置区人口规模千人以上的,按照“村改居”工作程序设立1个或多个社区居委会,由所在乡(镇、街道)管理。建立社区协商共治机制,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治理新格局,加快搬迁群众社区融入。
资料来源: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