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生命安全,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加强各级气象灾害防御部组织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风险普查的深度和广度,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基础数据库,制作综合与精细化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继续加强主要气象灾害以及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风险预警能力,提升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水平,实现气象灾害风险全链条监控管理。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气象服务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9年)》
提升强降水应对能力。基于风险和影响、立足防灾减灾,开展保定极端降水研究,明确各地降水重现期标准,印发保定市强降水防范应对图集,推送逐小时滚动更新的强降水风险等级预报。
综合雷电监测预警服务。升级雷电监测预警业务系统,提升我市雷电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依托省级闪电定位系统,实现对雷电灾害发生的时间、过程、落区、程度等数据的收集;提高综合监测系统及运行监控能力。
十四五”时期河北省保定市气象防灾减灾救灾工程
气象灾害防御指挥能力建设 |
建立健全全市市县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建设,1个市级、21个县(市、区)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实体化建设,提高各级政府应对极端灾害性天气能力。 |
气象灾害风险普查 |
开展全市主要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全面获取气象灾害致灾信息、重要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等,全面掌握重点隐患与不同区域抗灾能力和减灾能力情况,为气象灾害防御提供权威的灾害风险信息和科学决策依据。 |
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平台 |
持续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平台,进一步提高为气象灾害防御决策支撑水平。 |
城市气象灾害监测系统 |
建设气象灾害监测站网,主城区30套城市气象灾害观测站建设,建立城市气象灾害监测显示管理平台和智慧城市气象服务平台,提高城市内涝灾害监测与风险预警评估能力。 |
提升强降水应对能力 |
完成强降水风险区划研究及相应图集印发,开展降水重现期标准和强降水风险等级预报研究及信息发布。 |
提升雷电灾害防御综合气象服务能力 |
完善雷电监测站网,针对雷电灾害防御重点领域或高风险区域,购置3套三维闪电定位仪,与全省现有闪电定位仪组网对接,建立自有雷电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平台,提高综合监测系统及运行监控能力。 |
(二)服务生产发展,提升气象助力经济发展能力
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构建高质量的农业气象服务供给体系,在保障粮食安全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能力提升,围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质量农业,持续推进现代为农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业气象监测预报业务的现代化水平。加强河北省苹果气象中心建设,加密观测站网、提升试验能力,建立苹果智慧农业气象数据库,发展基于影响和风险的苹果农业气象灾害精细化、格点化预报预警技术。发展苹果农业病虫害气象条件预报技术。
提升区域特色气象服务能力。为切实发挥气象服务趋利避害的作用,围绕地方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发展需求,以服务京津保率先联动发展和承接非首都功能产业、行业为重点,深入推进区域特色气象服务。聚焦我市重点特色产业的气象服务需求,形成市县联动、运转高效的气象服务一体化业务流程;完善区域站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建立科研实验基地,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强化基于智能网格预报的气象服务产品生成及靶向发布技术研究,逐步实现气象服务产品的自动化加工制作,满足用户需求。
十四五”时期河北省保定市乡村振兴气象保障与区域特色气象服务工程
河北省苹果气象中心试验基地建设 |
提升试验能力,依据林果生产需求,合理确定观测试验内容和方案,建设林果气象试验站,持续开展林果业务服务应用试验研究。进一步完善特色农业气象指标体系。 |
苹果观测站网建设 |
全市范围内的现代农业园区建2套多要素苹果农业气象观测站。 |
苹果气象服务应用平台 |
依托省级平台补充完善市县级使用功能,嵌入特色化服务指标体系,实现精细化、客观化、自动化、可视化的产品制发功能。 |
区域特色气象服务运行维持保障能力 |
在6个区域及相关领域,建立区域特色气象服务监测站网和科研实验基地,强化其在气象服务业务及科研工作的运行维持保障支撑作用,为该领域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
特色气象服务业务系统建设 |
开发特色气象服务业务系统,与省气象数据库的无缝对接,确保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
(三)促进生活富裕,提升气象服务公众供给能力
打造气象预警发布与信息传播中心。为推进公众气象服务集约化发展,实现电视、手机、网站、“两微多端”等气象服务向市级集约,通过打造融媒体平台,实现公共气象服务贴身伴随,有效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
完善精准靶向预警发布。为倡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提升重大活动和重大突发事件保障能力,逐步健全城乡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有效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动机制,在全市范围基本实现精准靶向预警发布全覆盖,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和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提高,基本实现服务精细化。
十四五”时期河北省保定市智慧气象服务提升工程
打造气象预警发布与信息传播中心 |
通过打造融媒体平台,完成演播室建设、影视制作设备、演播室及相关配套建设及市县级一体化传输网络建设,有效提高公众气象服务服务满意度。 |
精准靶向预警发布助推精细化服务 |
建设靶向预警发布平台(联通),保证靶向预警发布平台正常运行(移动和联通)。 |
(四)面向生态良好,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能力
提升森林草原服务保障水平。面向人类活动,利用气象基础观测、卫星遥感,引进历史火灾数据,开展多维分析与数据挖掘,改善现行的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标准中历史降水和当前火险等级间的关联系数,组建跨部门横向团队,制定本地森林火险等级指标体系。基于智能网格预报产品,针对重点林区开发快速更新、高时空分辨率、长预报时效的森林火险等级图集。
生态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在重点景区合理布设气象监测站,实现自动气象观测、负离子观测、实景观测等。在此基础上开展精细化旅游气象服务业务,为景区旅游活动、防灾减灾、生态资源保护、旅游可持续发展等开展气象监测预警预报及服务。
生态监测评估能力建设。完善生态监测站网布局,加强多源遥感技术在生态监测领域的应用,优化定量化生态气象监测评估业务技术体系;建立负氧离子监测站,分析评价立体气候资源,开展气候舒适度、负氧离子、花期、空气清新度、气象景观、宜居指数等技术指标研究,助力地方政府和规模景区创建“天然氧吧”等国家气候标志品牌。
强化大气环境治理气象服务。完善大气环境气象监测网,构建多源观测精细化三维立体大气参数融合数据集,形成地空协同、点面结合、互为补充的环境气象三维立体大气环境监测产品;提升对流层以及边界层风向风力、温度、湿度、辐射等气象要素和颗粒物、臭氧、温室气体等大气成分的垂直探测分析能力,增强环境气象数据共享服务能力,推动环境气象数据跨行业跨领域的融合应用。
强化人影作业能力建设。加强人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生产、西部山区经济林木的防雹减灾与增雨抗旱保障服务能力,提升白洋淀流域生态修复人工影响天气保障服务能力,提升山区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的人工增雨雪保障服务能力,提升人影业务现代化与安全管理和信息化水平,提高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能力和科学指挥调度能力。
“十四五”时期河北省保定市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工程
森林草原防火工程建设 |
开展部门横向协作,集合卫星遥感、气象观测、农情信息、历史火灾等数据,改进森林草原火灾气象等级的评估方法,研发不同林区网格化森林火险等级周评估、旬预报等产品。 |
生态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
针对山岳型景区,按照250米高度间隔,安装多套无人自动监测站,对不同高度的气压、气温、湿度、降水、风向风速以及关键景点负氧离子、二氧化碳、大气电场、紫外线强度等要素,建设生态旅游气象观测站,开展连续动态监测。 |
生态监测评估能力建设 |
在重点区域和代表性区域,建设生态监测站、负氧离子站各2套。 |
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 |
在已有边界层观测网基础上,新增气溶胶激光雷达1部、毫米波云雷达1部,新建1套大气稳定度监测仪、1套智能垂直廓线集成控制系统(简称IPC),提升新设备业务应用效率。 |
加强人影业务能力建设 |
人影标准化作业点升级改造10个,人影火箭发射系统更新和新增24套,高山碘化银发生炉更新8套,完成人影作业点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为人影业务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
云降水物理监测系统建设 |
建设全自动激光雨滴谱仪33套,微波辐射计1套,在全市34个县级人影基地,分别布设六要素自动气象站。 |
山区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移动人影火箭发射系统 |
为涞源、阜平、易县、涞水、曲阳、满城、唐县、徐水、顺平等区县配备移动人影作业系统共10套。 |
保定市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保障实操培训基地建设 |
具备承接全市人影作业人员火箭与高炮作业实操培训能力。 |
阜平银河山生态修复区人影基地建设 |
构建覆盖阜平银河山保护区的人影作业网络,开展常态化人工增雨(雪)作业,促进生态修复,建设安装2部高山碘化银烟炉。 |
资料来源: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