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思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统筹推进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充分发挥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引领作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智慧农业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
一、大力发展都市农业
结合《保定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9-2022年)》,完善全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四区一基地”总体布局,打造特色鲜明、品质高端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在环北京、环雄安和主城区周边布局建设一批都市型优质农产品保障基地和直供基地。大力推动现代农业与工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在涿州、涞水等毗邻北京的地区大力发展面向北京的休闲度假、观光采摘、土地认养等都市型农业新兴业态。
二、发展壮大科技农业
依靠科技力量引领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产业链条延伸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重点开展作物种质资源鉴评筛选、优异基因资源发掘、种质创新等方面基础研究,支持从事新基因、新性状、新技术、新产品等创新性强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研发,推动现代育种技术创新。依托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动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对接,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承接北京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三、培育壮大绿色农业
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探索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研发应用,创新一批绿色高效的功能性肥料、生物肥料、低风险农药等绿色防控品,研发一批土壤改良培肥、节水灌溉、作物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畜禽水产健康养殖、面源污染治理、滨海盐碱地开发利用、农产品收储运和加工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推动农业科技绿色转型。
四、加快发展质量农业
大力发展高端设施农业,打造区域特色精品农业,推进保定市与雄安新区现代农业协作发展、错位发展、融合发展,扩大在京津雄“菜篮子”“果盘子”中的市场占有率。支持涞源、阜平等山区县建设“无化肥、无农药、无转基因”优质农产品输出基地,发展优质高山果蔬。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推广粮食、蔬菜、中草药、食用菌、林果、畜牧等行业生产、储运、消费和农产品加工的标准化生产技术和操作流程,增强优质农产品供应的保障能力。
五、着力发展农业科技
以特色农业和优势农产品为抓手,围绕粮食、林果、乳品、肉蛋、食用菌、蔬菜、中草药和杂粮等八大优势产业,创建一批具有文化底蕴、鲜明地域特征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传统种植向科技引领转变,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围绕精心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要求,推动传统种植向科技引领转变,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科技农业、数字农业、节水农业、会展农业,促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充分发挥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引领作用,推动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的提档升级。
六、加快推动农业创新载体建设
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建立全产业链技术支撑体系,构建政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重点支持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安国现代高效农业园区、高阳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蠡县特色农业示范样板、唐县现代农业园区等现代农业载体建设,着力打造京津冀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十四五”期间,依托50家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专家教授团队,建立农业全产业链技术服务团队,着力打造京雄农业科技成果首选承接地。
预期目标:到2025年,农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调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环北京、环雄安和主城区周边率先建成一批都市型现代农业先行示范区,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创建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
资料来源: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