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一场两翼、东西互济、协同发展”城市空间格局
加强机场东西两翼协同发展,形成东西两翼各有侧重、互补协同的功能格局。加快提升东升城区功能品质,增强人口承载能力,激发城市消费潜力。高标准打造杨柳湖城市综合型副中心,拓展城市永续发展空间。高标准建设天府怡心湖,推动与新经济活力区、西部(成都)科学城连片发展。加快实施西航港片区城市有机更新,逐步推进非核心功能及低端产业腾退转移、改造提升,打造新经济活力区“后花园”。推动九江新城建设,促进生态修复、产业转型升级、健康发展。加快建设牧马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和牧山湖国际社区。推动黄龙溪、永安科学分担天府国际生物城城市功能。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行业运营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调研报告(2022-2029年)》
二、构建精品发展的城乡融合单元
乡村是双流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和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加快培育一批功能完善、形态独特、连城带村的新型小城镇综合体。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以城乡功能融合为重点,结合航空走廊、交通网络、特色资源,加快打造“核心引领、多点联动”的空港花田、成新蒲、黄龙溪—永安等城乡融合发展单元,塑造大美乡村形态。建设黄龙溪水韵古镇、彭家场槐轩文化田园小镇、永安医美康养度假小镇等“场景赋能型”特色小镇。实施“民宿+”行动,将本土文化融入民宿开发与建设,打造极具文化创意和景观美学的特色民宿产品。坚持“一盘一精品”,依托林盘良好生态,植入休闲、度假、双创等业态,打造张家大院林盘等48 个体现双流文化特色、承载现代功能的新型林盘聚落。
三、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将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统筹地下空间利用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地下空间分层使用,明确房屋建筑附属地下工程对地下空间利用的底线要求,严禁违规占用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推进地下设施与地面设施协同建设,地下设施之间竖向分层布局、横向紧密衔接。以TOD 建设引领城市空间优化,在杨柳湖片区、怡心湖片区等城市新拓展区,引导地下空间建立“防空防灾+地下停车+地下商业+交通集散+其他功能”混合开发模式。严格落实地下市政设施权属单位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规范设施权属单位运营养护工作。建立全方位多维度地下设施感知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对供排水、电力、燃气、通信等地下管线进行全方位监控。到2025 年,基本实现地下空间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全覆盖。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城市空间优化工程
“双边一廊”沿线空间管控 |
“绿廊边”—重要廊道50 米范围内两侧高度控制在24 米内。“水岸边”—河流水系50 米内建筑高度不超过24 米。“视线廊”—对外远可观西岭雪山,对内控制杨柳湖、牧马山、怡心湖三处景观节点之间的视线廊道,控制飞机起飞降落空中视线廊道的美观性和通达性。 |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
统筹天然气、电力、通讯、供排水等管道建设,杜绝“马路拉链”现象,根据道路改造有序推进架空电力、通讯线缆下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公厕、垃圾转运站、再生资源回收站等设施。 |
资料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