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用地空间布局
严格管控“三区三线”,保障生态空间和基本农田用地安全。引导产业用地向特色镇(街区)、新型社区(林盘聚落)集中。沿四川天府新区绿隔地区、成新蒲走廊合理布局聚居点。按照宜聚则聚、宜散则散原则,统筹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允许宜居林盘改建和扩建,完善生产生活功能。确保聚居点建设用地约200 公顷,居住林盘建设用地面积约303 公顷,产业建设用地约371 公顷。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建筑施工行业竞争现状分析与投资战略预测报告(2022-2029年)》
二、提升人居环境品质
实施村容村貌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乡村土坯房、危房改造。推广使用电力、天然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推进乡村公共空间和道路照明亮化。进一步普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和生态厕所。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水平,确保100%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建设污水收集系统,加强乡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乡村面源污染防控,实现畜禽粪污减量化产生、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推进景观化景区化
打造航线大地景观,分片区规模化种植农作物、花卉,形成可视化的文化符号,对村庄第五立面进行改造,形成优美宜人大地景观。打造创意农业景观,种植特色水果花卉,营造丰产、健康的乡村果木景观。打造林盘景观,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布局农村微景观和微田园,打造国际水准的生态景观公园。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乡村振兴工程
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 |
推进桃沅岛、成都蓝田创意景观农业等项目建设。 |
川西林盘打造 |
保护修复黄龙溪周家粉房、温家山、八角水寨等48 个精品林盘。 |
高标准农田建设 |
在彭镇、黄水镇、永安镇等建设高标准农田2.76 万亩。 |
农村污水治理 |
实施锦江沿线永安、黄龙溪滩地农业面源整治,开展农村户厕和生活污水治理。 |
资料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