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创新平台提升工程发展主要指标

一、加快布局重大创新平台

加快国家级重大基础创新平台建设,主动参与大科学装置、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与驻区高校、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等共建新型实验室。全力打造高水平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布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布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综合型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到2025 年,力争布局国家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3 个以上,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35个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95 个以上。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工业旅游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2022-2029年)

 

二、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支持力度,支持龙头骨干企业自主设立企业研发实验室、中试熟化及检验检测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建面向行业共性基础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开发的研究院。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组建创新联合体,瞄准卡脖子技术,加快网络信息安全、芯片制造、重大新药研发、新型材料等方面核心技术研发。到2025 年,设有研发机构的规上科技型企业比例达65%

 

三、深化政产学研用投协同创新

健全政产学研用投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鼓励区内高校院所、企业共同参与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建成电子科大国家大学科技产业园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科技产业园。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或新型研究机构,积极推进定制研发,共同承担科技项目、共享科技成果。推动院所、高校、企业科研设施开放共享。搭建政产学研用投供需信息平台,打通协同创新最后一公里。探索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新模式,开发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新产品。在成都争创科创金融试验区过程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四、加快推进融合创新

依托融合创新头部企业,重点发展航空航天、电子装备、自主可控计算机、高端材料、核能与核技术应用等重点领域。争取融合创新综合改革试点。积极争取在科技协同激励政策方面先行先试,创新知识产权融合试点,加快建设融合创新平台。

 

五、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鼓励区内高校院所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改革,建立技术转化、收益分成的利益捆绑机制。鼓励设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构,提供定制研发、科技成果评价、交易标准建设等服务。支持知名高校院所在双流区建设研究院和产业园,促进更多科技成果本地转化。集聚一批以高校院所科技处负责人、科技项目投资人、专利代理人为主要力量的技术经纪人队伍。探索与专业机构共同建设科技大市场,促进技术市场线上线下结合,建设全市重要的产业创新应用场,到2025 年,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达19%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创新平台提升工程

国家级重大基础创新平台建设

建设中国环流器二号MHL2M)托卡马克聚变研究实验装置、红外太赫兹自由电子激光西部光源(长波)、四川省卫生监测检验暨包虫病防治中心、华西国际生物学研究与转化中心等平台。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推进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成都物联网云创新中心、西南光伏材料与设备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西部应用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推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先进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封装测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5G 相关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通信公共技术服务检测平台建设。建设运营蓉渝汇智库网络枢纽平台、中物院成科中心面向关键器件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

融合电子创新研发基地建设

建设电子元器件、5G 通讯射频微波芯片生产厂房及办公楼。

高校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工程实验楼、四川大学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大楼(扩建)、四川大学院士研究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及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四川大学江安校区智慧教学大楼等项目建设。

 

资料来源: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软体家具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家具行业建设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

我国及部分省市软体家具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家具行业建设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

为推动软体家具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家电、家具等行业建设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构建基于消费数据驱动的产供销一体化运营模式,推广全屋定制、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2025年04月23日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附我国及各省份水利建设行业相关政策】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附我国及各省份水利建设行业相关政策】

为推动水利建设,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加强平原涝区治理,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沟渠整治,加快修复灾毁农田及灌排设施。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定制家居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家居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定制家居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家居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定制家居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2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批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店),区分不同生活场景集成各类生活用品、家居产品、智能终端、辅助器具、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打造沉浸式场景体验平台载体。

2025年04月03日
促进家装厨卫“焕新”【附我国及各省份家装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促进家装厨卫“焕新”【附我国及各省份家装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家装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支持汽车产品、电子产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促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

2025年04月02日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附我国及各省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附我国及各省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相关政策:鼓励绿色电动智能船舶试点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相关政策:鼓励绿色电动智能船舶试点应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电动船舶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5年2月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全面推动公交车、公共服务车辆、货车、船舶、航空器、作业机械等绿色转型,开展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规模化应用试点。

2025年03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