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经济是以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基础的、建立在生物技术产品和产业之上的经济,是一个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相对应的新的经济形态。
国家层面生物经济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及规范生物经济行业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供暖,促进农村清洁取暖、农业清洁生产。制定符合生物质燃烧特性的专用设备技术标准,推广利用生物质成型燃料。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相关内容 |
2022年12月 |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
加快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基因技术应用服务等产业化发展。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推进前沿新材料研发应用。 |
2022年8月 |
《“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 |
围绕健康生活、公共安全、水安全、食品安全、乡村振兴、生物技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建筑科学、文化旅游、体育运动、交通运输、市场监管、计量标准、地震安全等专业领域,加强主题科普内容开发与推广,创作一批高水平的科普作品。 |
2022年9月 |
《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
推动电力行业绿色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电力能源供给将由主要依靠传统煤电逐渐转变为更多依靠风电、光伏等低碳排放的新能源发电。 |
2022年6月 |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
因地制宜推动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供暖,促进农村清洁取暖、农业清洁生产。制定符合生物质燃烧特性的专用设备技术标准,推广利用生物质成型燃料。 |
2022年5月 |
《"十四五"生物经济规划》 |
《规划》明确了生物经济4大重点发展领域。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产业。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助力疾病早期预防,加快疫苗研发生产技术迭代升级,开发多联多价疫苗,发展新型基因工程疫苗、治疗性疫苗,提高重大烈性传染病应对能力。 |
2022年5月 |
《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 |
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条件适宜地区探索建设多能互补的分布式低碳综合能源网络。 |
2022年4月 |
《关于做好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通知》 |
积极有序发展秸秆为原料的成型燃料、打捆直燃、沼气工程、热解气化等生物质能利用,提升农村清洁用能比例。在乡村社区等推广成型燃料+生物质锅炉供热等模式。 |
2022年3月 |
《关于推进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的指导意见》 |
到2025年,力争在高端制造、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建设若干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到2035年,基本建成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与安全保障相适应的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体系。 |
2022年3月 |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
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清洁供暖。 |
2022年2月 |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 |
提升产业链优势,鼓励企业不断强化体系化制造优势,巩固原料药制造优势,打造"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鼓励生物药产业化技术开发。 |
2022年2月 |
《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
现行绿色电力证书的定位即替代补贴已不适应全面平价上网的新时代,亟需调整为促进绿色电力消费;核发范围需要扩大到分布式风电光伏、海上风电、生物质发电等多类型可再生能源项目。 |
2022年2月 |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
围绕重点农作物和畜禽,启动实施农业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开展种业联合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
2022年1月 |
《"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 |
到2025年,在生物育种、生物安全、天然橡胶、微生物、深蓝渔业等领域布局一批农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平台。布局提升一批农业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 384个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建设70个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和110个农业科研验基地。 |
2022年1月 |
《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 |
持续推进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生活中的应用。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生物经济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进生物经济行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布了相关政策,如《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规划到2025年,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生物服务业等生物核心产业规模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总规模突破6500亿元,生物产业在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生物科研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省市 |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相关内容 |
北京 |
2022.02 |
《北京市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 |
针对北京"两区”建设出台的第一个全产业链开放实施方案,对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等各环节实现全产业链覆盖,从5大方面提出17项共50条具体发展措施。 |
上海 |
2022.11 |
《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 |
培育或引进100个以上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重磅产品,培育50家以上具备生物医药研发、销售、结算等复合功能的创新型总部,培育20家以上高水平生物医药孵化器和加速器 |
广东 |
2021.03 |
《广东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 |
推进生物医药实验室平台和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平台;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聚区。 |
2021.09 |
《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
到2025年培育发展销售收入超千亿的龙头企业1家,超五百亿的企业2家。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高校、科研机构和医疗机构布局建设一批医药领域专业孵化器, 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
|
安徽 |
2022.09 |
《安徽省"三重一创"办关于开展2022年度支持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申报工作的通知》 |
支持研发产业化创新项目。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生物基材料助剂、生物基复合材料、天然生物材料创新型增效利用等领域,支持相关企业与科研院所、下游用户联合实施研发产业化创新项目 |
浙江 |
2022.06 |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 |
发挥杭州创新策源带动作用,支持杭州。温州等地发展抗体药物、核酸药物、重组蛋白药物等创新药,支持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等地加快布局发展新冠病毒疫苗等新型疫苗和紧缺生物制品。 |
湖北 |
2021.09 |
《湖北省生物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
到2025年,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医学工程以及生物服务业等生物核心产业规模在"十三五"末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总规模突破6500亿元,生物产业在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生物科研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
黑龙江 |
2022.06 |
《黑龙江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
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基本建立。产业融合实现新跨越,形成产业链齐全、配套完善的生物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省生物经济总规模将达到4200亿元以上,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0%。 |
湖南 |
2022.06 |
《湖南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 |
到2025年,全省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50万千瓦左右。鼓励生物质成型燃料利用,支持建立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应用示范,持续推广生物质柴油、生物质乙醇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探索建立生物天然及其副产品生产、供应、消费体系。 |
山西 |
2022.10 |
《山西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
加快发展生物质天然气。在粮食主产区、林业三剩物富集区、畜禽养殖集中区等种植养殖大县,以县域为单元建立产业体系,积极推进2-3个规模化的生物天然气示范工程。到2025年,全省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达到3000万立方米左右。 |
四川 |
2021.09 |
《四川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
到2025年,全省生物经济规模超过1.5 万亿元,全省生物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生物产业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作用更加凸显,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生物经济体系更加完善,生物经济高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35年,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生物经济高地。 |
云南 |
2021.08 |
《云南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
到2025年,打造云南生物经济品牌,生物经济对提高人口健康水平、促进绿色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和保障生物安全等方面的作用明显提升,力争成为全国生物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区,生物经济成为云南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 |
山东 |
2022.05 |
《关于加快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
对新投资的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重大产业项目,固定资产(不含土地投资)实际投资5000万元(含)以上的,竣工验收后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一次性奖励,单个项目奖励最高1000万元。对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大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项目,按照"一事一议”原则给予支持。 |
福建 |
2022.04 |
《福建省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
到2025年,全省医药工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200亿元,打造一批龙头骨干企业、重点创新产品、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5个左右特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Y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