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府监管、市场治理、社会参与,建立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环境与健康风险防控体系,构建生态环境企业和社会共治格局,为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公共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一)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
以碳排放总量控制、许可评价、核算统计等为重点,不断完善绿色发展制度,引导国民经济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完善“十四五”期间应对气候变化机制,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不断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核算及分解机制,完善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力争2030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完善碳排放制度,将碳排放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合规性和约束性的前置条件,探索建立涵盖能源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工业生产、废弃物处理等重大领域的碳排放许可、标准及核算统计制度体系。探索“帮企治污”制度体系,以医药、印务、家具等行业为重点,深化“环保管家”服务,加快培育一批现代化环境污染治理第三方市场主体,建立健全行业市场监管机制,推动构建“污染者付费、第三方治理”治污模式。研究制定企业绿色发展激励扶持政策,支持企业绿色发展。
(二)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
加快培育、建立和规范生态环保产品、技术和服务的交易市场,使要素和资源以最优的方式投入到生态环保领域。鼓励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环境治理及生态保护,推动“公私合营”模式创新,建立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第三方的信用资质体系,构建统一的治理技术、环保服务的市场标准清单与认证目录,完善配套的监督评估、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数据平台建设,持续壮大环境保护咨询服务产业。探索资源产权制度和环境保护管理等机制改革,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大国有资本对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投入。
(三)创新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
加快构建绿色经济考评体系、创新绩效考核办法,促进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落地。科学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结合功能定位实施差异化评价,探索构建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绿色经济考评体系,科学设置绩效评价考核权重。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完善空气质量考核制度,探索建立镇(街)流域水环境质量考核体系。开展领导干部政绩评价考核,以自然资源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和生态环境损害情况等为依据,健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资料来源: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