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进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的文化植入和文脉延续,打造彰显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场景,开展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活动,建设“独具人文魅力的创新示范区”。到2025年,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0.35平方米。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公共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一)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积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努力提高文明素养,形成积极向上、进取有为的好风气。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市民爱国意识、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和互助友爱精神。开展全民文明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温江好市民、最美家庭和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发挥道德榜样的示范作用。加强公益广告宣传,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实施“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等文明风尚行动,深入推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和网络文明建设,提高全区文明素养。铸就城市进取精神,深化先进典型示范行动,积极宣传各行各业涌现的先进典型,发展积极进取的城市文化,充分展示全区进取、自信、诚信、包容的城市精神。
(二)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参与,按照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的要求,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与服务体系,提升综合文化服务能力。完善公共文体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温江文体中心、金强赛事中心等一批图书馆、体育馆、剧场剧院、展览馆、艺术中心,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打造“10分钟文化服务圈”。增强文化产品供给,鼓励与国内外优秀创作人才合作,聚焦文学、音乐、影视、美术等领域,积极创作在全国乃至国际出彩的精品力作。丰富市民文体活动,积极盘活社区文化资源,探索推出社区文化管家模式,积极策划文化节、创意市集、电影自习室等线上线下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公共文体服务多元供给,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区—街镇—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完善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扶持引导文化类社会组织、文化团体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三)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坚持突出特色、融合发展、传承发展、品牌发展,提升城市文化浸染力、影响力,切实推动人文价值向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转化。打造本土文化地标,积极推动鱼凫、光祈等本土特色文化与城市规划、建设和有机更新相融合,增加城市规划设计的文化因素考量,探索开展城市规划文化评价,积极打造反映温江文化IP的特色街区、文化地标与城市景观,形成独具温江特色的城市文化识别体系。强化本土文化保护传承,加大对陈家大院、鱼凫王墓等重点文物古迹的保护传承,深入挖掘农耕、编艺等本土文化价值,实施天府手艺振兴行动,积极传承温江故事和民风民俗,强化特色文化遗产项目开发,筑牢传统文化本底。提高城市品牌影响力,积极塑造以历史古迹探寻、农耕田园体验、花卉园林游览、康养医疗服务等为代表的文化品牌体系,着力打造“金温江、蜀都味、国际范”的视觉识别系统,建立健全城市营销策划联动和外宣机制,讲好温江故事。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行动
鱼凫文化遗址打造行动 |
继承和发扬鱼凫文化,建设鱼凫村遗址公园、鱼凫遗址博物馆等项目,建设一座具有丰富内涵的鱼凫文化博览园,包括鱼凫出土文物展览区、鱼凫特色土陶展示和彩陶制作体验区、鱼凫文学作品展览区、鱼凫歌舞台,定期举办“鱼凫传说”舞台剧展演。完善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体系,新增区级名录20项、市级名录2项、省级名录1项。 |
“文化融汇”行动 |
充分利用温江鱼凫、川西田园、光祈音乐等文化资源,依托四川文化产业园、中国西部石文化博览园、温江八角社区田间·文创综合体、锦西记忆红色小镇、文庙历史文化特色街区等项目,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数字新媒体、创意设计、健康养生等,积极搭建“文化+”与“互联网+”融合平台,使文化要素渗透到各行各业,进一步转变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传播手段,提升文化产出率和融合度,打造集文化创意、文化展示、文化体验于一体的“西部文化产业基地”。 |
公共文化服务普惠行动 |
建设温江区城市文体休闲带、和合之道国际艺术区、凤凰文创汇、城市新中心文体馆、万春体育活动中心、王光祈音乐博物馆等项目。 |
资料来源: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