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发展主要指标

坚持“以人为本”和“产城融合”理念,加快完善现代基础设施网络,以城市有机更新激发旧城活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动城市整体形态、发展方式、营城路径全方位深层次转变。

(一)构建现代基础设施网络

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构建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新旧交融、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到2025 年,基本建成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新基建”标杆城区。加快建设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的新一代大数据中心和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建设工业大数据中心,推进大数据的产业应用。积极推进5GIPv6 网络、千兆网络建设,营造“5G+”应用场景,加快推进“5G+”产业创新。建设“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鼓励龙头企业建设企业级和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全区物联网数据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加快公共充电桩建设,鼓励企业、居民自建充电桩,建立全区充电桩资源管理平台,推动充电资源统筹规划、共建共享。加快建立地下市政设施综合信息平台和管理系统,实施市政公用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持续推进病害道路整治、路灯改造工程,完善智慧交通、智慧灯杆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地下综合管廊与道路一体化建设,提升改造城市给排水、雨污水管网设施。积极推进城市配网改造,完善城市燃气输配管网,搭建智慧能源平台,推动变电站、供热站、燃气场站改造升级,扩大天然气使用规模,增强城市能源保障。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公共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二)有序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统筹兼顾经济、生态、安全、健康等多元需求,实施“留改建”的城市有机更新方式,大力推进功能更新、风貌重塑和业态升级,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优质教育医疗资源集聚,加快消费功能培育,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推进城市风貌重塑,突出花园风貌、温江特色,促进老城区、老旧街巷、老场镇等重点区域的风貌改造,注重开敞空间和交往空间营造,全面实施人行道提升整治和路面翻新维修工程,打造一批有颜值、有文化、有温度的示范街巷、城市节点和“一街一景”“一树一景”的行道树特色景观,形成精致城市风貌。推进城市业态升级,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以融合化、数字化为导向,植入创新服务、全程健康、体验消费等新型业态,促进传统产业向现代化迈进。

 

(三)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聚焦“城市大脑”建设,加强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全面构建智能化城市运行指挥和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市容秩序规范化,提升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推动全域数据交互共享,整合城市多维实体数据,建立健全跨层级、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聚合城市大数据、城市信息模型、城市公共服务等平台,推动社会数据需求的统采共用、分采统用,打造“城市数据池”。提高城市智能感知能力,开展城市感应监控系统建设,推进“天网工程”“雪亮工程”“慧眼工程”等城市监控视频共享,打造向下统接智能基础设施、向上驱动行业应用的智能运行中枢,夯实智慧城市运行保障。加强城市智慧治理“多脑协同”,有序推进智慧管网、智能楼宇、智慧安防等新型智慧城市综合管理体系建设,推动民生服务领域智慧应用场景打造,逐步实现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化、集约化和智能化。规范城市市容秩序,加快环卫设施提档升级,推进“以商建厕”“社会共享公厕”,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布局,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以城市核心区域、地标建筑、水系河岸、商业街区、旅游景点为重点控制区域,优化户外广告格局,打造动静结合、分时控制、和谐美丽、充满活力的城市景观。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城市品质提升行动

TOD 网络开发行动

TOD 建设引领片区综合开发,推进万盛TOD、明光TOD、温泉大道TOD、黄石TOD、金星TOD 等综合开发,打造主题特色鲜明、功能业态高端的TOD 网络体系。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建设四川广电云计算数据中心(温江)、5G 基站建设、数据中心超算基地、温江区“数字泛载城市”、政务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公交大数据平台等项目。

融合基础设施应用行动

建设排水系统智能化数字平台、交通运输运行调度指挥中心、公路桥梁健康管理系统、智慧路灯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5G 车路协同等项目。

市政设施网络升级行动

加快建设路灯物联网及城区节能改造、公厕体系、城市夜景工程、综合管廊工程,凤溪大道、骑士大道、新华大道、温泉大道、金府路段提升改造工程。加快建设金马污水处理厂、断头管网整治工程、病害管网修复工程。建设输电网络提升、电网提升、配电网络提升、燃气设施建设、充电设施、新能源智能配电系统设备生产、智能电网等能源设施项目。

旧城更新改造行动

推进红桥片区、永宁片区、康泉片区、金马片区等综合开发工程,加快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推进天府老场镇、寿安吴家场场镇等老场镇有机更新,实施建设路片区、东门市场、白马庙市场、行政学院、战备渠北段周边地块、双春巷周边地块等城市有机更新项目。推进社学巷、文庙片区、大桐街等历史文化型商业主题街区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示范院落。

“智慧温江”建设工程

加快推进智慧治理中心、“城市大脑”及“智慧城市决策分析中枢”建设,推动城市信息底座数据融合平台、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移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及环境感知和智能监控系统建设。

 

资料来源: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财富管理行业相关政策:推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加快财富管理转型

我国及部分省市财富管理行业相关政策:推动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加快财富管理转型

为促进财富管理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信托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提升专业能力本领,加强信托公司投研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建设,增强信息科技支撑保障作用。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焚烧行业相关政策:积极参与大型垃圾焚烧炉等优势装备国际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垃圾焚烧行业相关政策:积极参与大型垃圾焚烧炉等优势装备国际标准研制

为促进垃圾焚烧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参与脱硫脱硝除尘、市政污水处理、大型垃圾焚烧炉等优势装备国际标准研制。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信用评级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信用评级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发展

为推动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加强国际征信交流,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征信机构。推动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国际化发展。

2025年04月02日
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附我国及各省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附我国及各省份知识产权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知识产权服务指对专利、商标、版权、著作权、软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的代理、转让、登记、鉴定、评估、认证、咨询、检索等活动。

2025年04月01日
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附我国及各省份商业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附我国及各省份商业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为促进商业保险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年金,探索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有效衔接。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法律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培育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法律服务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培育力度

近些年来,为促进法律服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科技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知识产权领域营商环境的意见》提出加大涉外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机构培育力度,加强涉外知识产权法律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企业海外纠纷应对指导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财产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探索推广新型家庭财产保险

我国及部分省市财产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探索推广新型家庭财产保险

财产保险(Property Insurance)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保险合同的约定对所承保的财产及其有关利益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的保险。财产保险,包括财产保险、农业保险、责任保险、保证保险、信用保险等以财产或利益为保险标的的各种保险。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文旅行业相关政策:持续开展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慧文旅行业相关政策:持续开展5G+智慧旅游应用试点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智慧文旅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1月北京市发布的《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提出促进文旅一体化发展,建立健全市级旅游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央地旅游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全市假日旅游工作机制,高质量建设北京智慧文旅平台。

2025年03月2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