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国家赋予成都西部片区改革试验任务,围绕重点改革任务,先行先试,探索针对性原创性差异化的大邑改革路径和方式,为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公共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一)深化农村用地制度改革
深化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空间载体。深化农村“三块地”改革。持续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支持集体经济组织采取“集体经济+土地流转”“集体经济+租赁入股”等方式,对农村承包地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经营和统一开发利用;稳定农户承包权,衔接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进一步放活土地经营权,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新模式。创新集约高效的产业用地模式,全面实行产业用地规模和新增产业项目土地年度计划“双锁定”,探索土地综合利用模式,探索实行“标准地”供地模式,探索实行新型产业用地(MO)制度,实行点状供地、混合供地等弹性供地制度。探索城乡低效闲置土地资源利用新途径,建立农村闲置建设用地收储机制,探索设施农业用地优化利用机制,推进土地资源存量盘活与新增指标“增量挂钩”奖惩机制,探索闲置工矿用地盘活利用和跨区域配置的路径。
(二)深化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深入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改革,使金融成为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催化剂。深化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持续协调推进“新农业智慧金融示范区”的建设,探索乡村智慧金融行政村和全产业链融通融合模式。创新农村金融平台、产品、服务方式,升级“农贷通”数字化平台,引导更多金融机构参与平台建设与应用;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协调金融机构、小贷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积极向农村地区延伸网点和服务机构,新增村级金融服务站、推广社区“微银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防范处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业信贷担保、再担保体系和“农贷通”风险补偿机制,健全风险缓释补偿机制,加强风险监测预警,严控高风险偏好行为,切实做好前瞻预警纠偏。
(三)推进城乡人口双向流动
全面放开引进人才落户政策,构建灵活多样的引才机制,形成城乡内生发展动力。持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人口落户限制,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引导人口有序流转和合理分布。完善积分入户制度,探索积分入户政策向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倾斜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和已落户人口向郊区新城、产业功能区、特色镇有序转移。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机制,增强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保障能力。建立健全城镇人口入乡机制,完善乡村引人用人机制,探索以合资、合作、投资入股等方式引进人才,探索城市人才入乡创业权益保障机制,深化城乡人才双向交流机制,探索多种方式的人才服务基层机制。
资料来源: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