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做优做强中心城区、城市新区、郊区新城的城市核心功能,推进产业协同错位,增强功能优势,优化功能布局,构建更具城市竞争力的经济地理空间。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公共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中心城区,聚焦“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推进产业升级和功能重构。五城区重点结合城市片区更新升级,以产业社区、特色街巷、专业楼宇为载体,大力发展总部型、技术型、创新型、民生型都市工业,提升在全市制造业总量中的比重,建设全国都市工业发展典范区。其他七个中心城区,围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方向,加快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集群发展,成为全市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城市新区,聚焦“创新策源转化”功能,增强制造业创新创造的增长动能。强化“三区引领”,四川天府新区以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重点,建强重大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集全球创新要素资源,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6G通信、区块链等前沿领域;成都高新区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做强软件研发、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服务业,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成都东部新区,全面推进科学规划建设,重点发展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高端能源装备、智能制造与新型机器人、高端医疗装备等。联动陆港空港和东进区域发展,陆港空港以国际铁路港经开区、天府国际航空经济区、双流航空经济区、成都高新综保区等为主,重点发展适铁适空、适欧适东盟的先进制造业和临港生产性服务业,构建适铁适空、适欧适东盟的出口加工产业体系;成都经开区、淮州新城、简阳城区等东进区域,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绿色低碳产业等,打造成都制造业的战略增量区域。
郊区新城,聚焦“生态价值转化”功能,以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重点,促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按照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理念,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食品、医药健康、精密制造等产业,布局一批零碳产业园区、碳中和绿色生态试验区等,构建绿色低碳产业新体系、推广绿色制造模式、提升绿色产品供给能力,积极培育特色功能,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后劲,建设全国生态工业发展示范区,助力成都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资料来源: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