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土地要素支撑。加大工业用地规模保障,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中,到2025年,全市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提升至20%以上。工业用地实施精细化管理,划定工业用地区块,划分红线黄线控制线,明确基本工业空间、可调整置换空间。加大清理腾退闲置土地力度,系统开展各区(市)县工业用地情况摸排,制定分类分级实施方案。开展规上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评价,按照A、B、C三个等级分类评定,采取正向激励、逆向倒逼的方式,奖优罚劣。推进“标准地”与“亩均论英雄”改革联动,实施单位“产出效益”持续激励,推动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推广新型产业用地M0使用,创新优化重大项目落户土地供给模式。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公共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加强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动态编制先进制造业发展人才图谱,充分发挥“蓉漂计划”“成都城市猎头行动计划”等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大力引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针对电子信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产业领域,积极推动川大、电子科大等高校院所设置相应专业课程,培育更多符合全市制造业发展趋势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实施“成都工匠”培育计划,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人才。
强化资金要素保障。强化基金撬动,发挥好天使基金、科创基金和产业基金的作用,吸引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等加大对成都项目的战略投资,加大对成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重点领域和链条关键环节的投资。重构产业基金“投资集团征集筛选项目+中介机构尽调+政府投资”流程,建立容错机制,重点扶持一批关键“卡脖子”产业化项目。
资料来源: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