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庭是智慧城市的最小单元,是以家庭为载体,以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为纽带,结合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低碳、健康、智能、舒适、安全和充满关爱的家庭生活方式。
我国智慧家庭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慧家庭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智慧家庭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推进数字社区服务圈、智慧家庭建设,促进社区家庭联动智慧服务生活圈发展。
我国智慧家庭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16年11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 |
.加快智慧家庭综合标准化体系、虚拟/增强现实标准体系以及可穿戴设备标准建设,推进标准应用示范。 |
2017年8月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 |
推广数字家庭产品。鼓励企业发展面向定制化应用场景的智能家居“产品+服务”模式,推广智能电视、智能音响、智能安防等新型数字家庭产品,积极推广通用的产品技术标准及应用规范。 |
2021年3月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丰富数字生活体验,发展数字家庭。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 |
2021年4月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 |
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 |
加强数字家庭系统基础平台建设。强化平台建设工作指引,细化数字家庭功能设置,支持建设开放的数字家庭基础平台。以数据集成、应用集成等技术手段,提高平台接收、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推动服务精细化,提升居民生活智慧化、便利化。 |
2021年9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打造异构产品互联、集中控制的智慧家庭,建设低碳环保、安全舒适的智慧楼宇和新型社区。 |
2022年1月 |
国务院 |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引导智能家居产品互联互通,促进家居产品与家居环境智能互动,丰富“一键控制”、“一声响应”的数字家庭生活应用。 |
2022年1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
推进数字社区服务圈、智慧家庭建设,促进社区家庭联动智慧服务生活圈发展。 |
2022年12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
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促进家庭装修消费,增加智能家电消费,推动数字家庭发展。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智慧家庭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智慧家庭行业的发展,比如天津市《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试点建设智慧家庭,推广普及智慧家居家电、智能服务机器人、网络安防监控等智能家居产品,提升生活品质。
部分省市智慧家庭行业相关政策
省份 |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天津市 |
2021年12月 |
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十四五”规划 |
试点建设智慧家庭,推广普及智慧家居家电、智能服务机器人、网络安防监控等智能家居产品,提升生活品质。 |
北京市 |
2021年11月 |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2021年-2025年) |
积极参与智慧城市、智慧乡镇、智慧家庭建设,开展“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政务服务系统建设实践。 |
江西省 |
2021年12月 |
《江西省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江西省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 |
加强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养老托育、家政物业等服务网络。发展数字家庭。 |
云南省 |
2022年4月 |
“十四五”数字云南规划 |
推广数字家庭应用。鼓励智能终端制造企业加快智能家居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创新多样化智能家居产品运营方式,构建数字化生活新体验。推进数字家庭信息资源同智慧社区、智慧物业管理互通共享。 |
重庆市 |
2022年8月 |
重庆市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
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推进数字社区服务圈、智慧家庭建设,促进社区家庭联动智慧服务生活圈发展。 |
江苏省 |
2021年8月 |
江苏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 |
围绕城市更新、清洁能源、智慧家庭、下一代出行、安全保障等领域,制定发布重大关键技术清单,深化产学研协同攻关,推出一批系统集成服务应用成果。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