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建筑设计行业相关政策 鼓励建筑设计传承创新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 。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会所期望的各种要求及用途。

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县城建设;鼓励建筑设计传承创新。

 

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61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

有序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

20162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完善建筑设计招投标决策机制,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透明度和科学性。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建筑设计市场,依法严格实施市场准入和清出。

20172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

健全适应建筑设计特点的招标投标制度,推行设计团队招标、设计方案招标等方式。促进国内外建筑设计企业公平竞争,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建筑设计队伍。倡导开展建筑评论,促进建筑设计理念的融合和升华。

20187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意见的通知

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新兴服务贸易,促进建筑设计、商贸物流、咨询服务、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

20191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对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的建筑设计、施工建设、验收、移交的监管落实。

20199月

住房城乡建设部

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

贯彻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指导制定符合城市地域特征的建筑设计导则。建立建筑“前策划、后评估”制度,完善建筑设计方案审查论证机制,提高建筑设计方案决策水平。

20206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

研究将城市配送车辆停靠接卸场地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和建筑设计规范。

20217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加强建筑设计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和建筑布局,塑造城市时代特色风貌。

202110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建立绿色建造标准,完善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维、管理标准。

20225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县城建设;鼓励建筑设计传承创新。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建筑设计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建筑设计行业的发展,比如天津市发布的《天津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加强节能环保地方标准建设,推动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后评价、能耗在线监测、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设计、能源领域5G应用等节能标准,制修订生活垃圾焚烧、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等环保标准,制修订生活、工业、农业取用水定额标准。

 

部分省市建筑设计行业相关政策

省份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19月

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

进一步强化建筑设计管理,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时期建筑方针,合理控制大中城市中心城区建筑密度,治理“贪大、媚洋、求怪”的建筑乱象,防止破坏城市风貌。

天津市

20225月

天津市“十四五”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加强节能环保地方标准建设,推动制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后评价、能耗在线监测、绿色建筑评价、绿色建筑设计、能源领域5G应用等节能标准,制修订生活垃圾焚烧、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等环保标准,制修订生活、工业、农业取用水定额标准。

广东省

20232月

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推广绿色建筑设计,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研究制订不同类型民用建筑的绿色建筑设计标准,鼓励农民自建住房参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编制实施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建筑设计标准,在广州、深圳等地区开展近零碳建筑试点示范。

云南省

20223月

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

优化建筑设计标准,强化设计责任追究,严把建筑设计审批关,加强公共建筑、高层建筑特别是城市地标建筑的设计管理,杜绝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重点项目要公开征集建筑设计优秀方案,提高审查层级,建立信息公开共享机制。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2110

宁夏回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

鼓励城市建筑设计传承创新,着力打造体现宁夏特点、文化底蕴、时代精神的特色街区和精品建筑。

海南省

20225月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我省装配式建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

对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和安装施工各环节有创新成果的相关企业计入良好信用记录给予加分。

上海市

20222月

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若干意见

发挥上海建筑设计优势,保护传承上海城市文脉。聚焦五个新城建设,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功能、形态、环境相互促进的综合节点。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软体家具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家具行业建设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

我国及部分省市软体家具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家具行业建设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

为推动软体家具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家电、家具等行业建设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构建基于消费数据驱动的产供销一体化运营模式,推广全屋定制、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2025年04月23日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附我国及各省份水利建设行业相关政策】

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附我国及各省份水利建设行业相关政策】

为推动水利建设,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加强平原涝区治理,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沟渠整治,加快修复灾毁农田及灌排设施。

2025年04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定制家居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家居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定制家居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家居等领域质量、标准和品牌建设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定制家居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2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批适老生活体验中心(店),区分不同生活场景集成各类生活用品、家居产品、智能终端、辅助器具、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打造沉浸式场景体验平台载体。

2025年04月03日
促进家装厨卫“焕新”【附我国及各省份家装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促进家装厨卫“焕新”【附我国及各省份家装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家装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发布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支持汽车产品、电子产品、家居产品等消费升级,促进汽车换“能”、家电换“智”、家装厨卫“焕新”。

2025年04月02日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附我国及各省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附我国及各省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相关政策:鼓励绿色电动智能船舶试点应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相关政策:鼓励绿色电动智能船舶试点应用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电动船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电动船舶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5年2月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加快发展电动乘用车,全面推动公交车、公共服务车辆、货车、船舶、航空器、作业机械等绿色转型,开展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舶规模化应用试点。

2025年03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