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网行业相关政策 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

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压的变电所及输配电线路组成的整体,称为电力网。它包含变电、输电、配电三个单元。电力网的任务是输送与分配电能,改变电压。

我国电网行业相关政策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电网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的前提下,统筹优化电力市场运行与电网调度运行,健全完善电网企业相关业务流程和制度标准。

 

我国电网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8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

加快推进跨省跨区输电,优化完善各省份电网主网架,推动实施一批特高压输电工程。加快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

2019年12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加快区域电网建设,完善电网主干网架结构,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提高区域电力交换和供应保障能力。推进电网建设改造与智能化应用,优化皖电东送、三峡水电沿江输电通道建设,开展区域大容量柔性输电、区域智慧能源网等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安徽打造长三角特高压电力枢纽。

2020年5月

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

加强电网调峰能力建设,有效解决弃风弃光弃水问题。积极推进配电网改造行动和农网改造升级,提高偏远地区供电能力。

2021年3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家能源局

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

在重点城市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坚强局部电网建设,梳理城市重要负荷,研究局部电网结构加强方案,提出保障电源以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方案。

2021年10月

中共中央、务院

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推进电网体制改革,明确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

2021年10月

国务院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

2022年1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

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的前提下,统筹优化电力市场运行与电网调度运行,健全完善电网企业相关业务流程和制度标准。

2022年4月

中共中央、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

稳步推进自然垄断行业改革,加强对电网、油气管网等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的监管。

20225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

开展电网升级改造,推动必要的路面电网及通信网架空线入地。

2023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电网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电网行业的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海南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2-2025年)》提出优化社区智慧电网、水网和气网布局,推进小区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扩大智能感知设施和技术在安全管理、群防群治、机动车管理、生活垃圾处理等领域应用。

 

部分省市电网行业相关政策

省份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北京市

20222月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

打造坚强可靠的城市电网,统筹本地及周边区域电源设施布局,持续完善外受电通道,优化城市电网结构,加强本地电源应急储备和调峰电源建设,建成高可靠智能化城市配电网。

福建省

20228月

福建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开展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支持多能互补、分布式新能源、风光储一体化、微电网等绿色示范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台山岛等风光储微电网项目。

河北省

20214月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

高标准推进城乡配电网建设,巩固提升农村电网。

广东省

20229月

广东省“十四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

改进农业农村用能方式,完善农村电网建设,推进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规模化利用和生物质能清洁利用。

海南省

202212

海南省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22-2025年)

优化社区智慧电网、水网和气网布局,推进小区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扩大智能感知设施和技术在安全管理、群防群治、机动车管理、生活垃圾处理等领域应用。

云南省

20224月

云南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建设智能电网示范区,推进电源、电网、负荷、储能高效互动、动能电力协同互补、用能需求智能调控,精准匹配电力供需,提升电力系统平衡调节能力。

四川省

2022年12月

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

提高电网对高比例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和调控能力,构建水电和新能源高占比的新型电力系统。持续优化完善电网主网架,加快推进川渝电网特高压交流目标网架、攀西电网至省内负荷中心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建成甘孜—天府南—成都东、阿坝—成都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充电桩行业相关政策:推广绿色充电桩

我国及部分省市充电桩行业相关政策:推广绿色充电桩

充电桩也称为电动车充电站或电动汽车供电设备,是一种为电动汽车提供电能的装置,使电动汽车能够存储足够的电量以支持其运行。

2025年03月2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能源发电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新能源发电行业相关政策:推动分布式新能源开发利用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面向新能源发电并网、高质量配电网、新型调节性电源等需求,推动5G应用场景创新,培育一批5G电厂,加快电力5G轻量化终端规模上量。

2025年03月19日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附我国及各省份核电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附我国及各省份核电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为推动核电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有序建设大型水电基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统筹推进氢能发展。

2025年03月10日
科学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附我国及各省份水力发电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科学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附我国及各省份水力发电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为推动水力发电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科学有序推进大型水电基地建设,统筹推进水风光综合开发。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高压快充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高压快充行业相关政策: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为加强高压快充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加快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推动公共停车场、具备条件的加油(气)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配建快充、换电和加氢设施,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

2025年02月28日
多元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附我国及各省份电力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多元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附我国及各省份电力系统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为促进电力系统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着力科学有序扩大有效需求,顺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结合新能源消纳利用和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等因素,系统性确定新型储能需求,推动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保障和创造需求的高效联动发展。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电行业相关政策:开展绿证绿电交易和“绿电园区”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绿电行业相关政策:开展绿证绿电交易和“绿电园区”建设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绿电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12月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提出参与绿电交易的新能源项目开发企业可采用租赁容量方式获得储能调峰能力,由双方协商确定服务价格。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网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推动电网主干网架提质升级

我国及部分省市电网设备行业相关政策:推动电网主干网架提质升级

‌电网设备‌是指连接电力电网的各类设备、器件或部件,主要用于输电、变电和配电,是电力系统的核心部分。

2025年02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