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复服务行业相关政策 推进“互联网+康复服务”

康复服务针对康复需要提供的综合性措施,旨在帮助广大残疾人改善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实现全面康复的目标。

我国康复服务行业相关政策

为发展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我国发布了系列行业政策,如2022年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康复服务”,发展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

 

我国康复服务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97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

建立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

20199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鼓励医院培养和引进运动康复师,开展运动促进健康指导,推动形成体医融合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服务模式。

20213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

加强残疾人托养照护、康复服务。

20216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意见的通知

加强中医药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强化中医药康复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开展中医康复方案和技术规范研究,积极发展中医特色康复服务,增加基层中医康复服务供给,切实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

20211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年)

促进儿童保健与儿科临床高质量融合发展,加强儿童康复服务供给和儿童伤害监测干预,畅通儿童危急重症抢救绿色通道。

20222月

国务院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互联网+康复服务”,发展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的智慧医养结合服务。

20225月

国务院办公厅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建立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康复救助衔接机制,确保残疾儿童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服务。

202212

中共中央、国务院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扩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优质商品、医药产品和康复服务等进口。

20232月

国务院办公厅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中医康复中心,推动地方加强中医康复科建设,提升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和水平。

20233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

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支持有条件的中医医院牵头建设医疗联合体,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建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康复服务行业相关政策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康复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康复服务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提出鼓励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根据能力和功能定位,开展不同类型的康复服务,探索建立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康复的全过程康复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探索开展“互联网+康复服务”新型业态。

 

部分省市康复服务行业相关政策

省份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北京市

202112

“十四五”时期健康北京建设规划

鼓励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根据能力和功能定位,开展不同类型的康复服务,探索建立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康复的全过程康复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探索开展“互联网+康复服务”新型业态。

江西省

20227月

江西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省、市中医医疗机构特色康复中心建设,争创国家级中医康复中心。

河南省

20222月

河南省“十四五”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规划

促进康复服务市场化发展,提高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率。

重庆市

20222月

重庆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积极引导社会和家庭力量参与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培育一批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单位,不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贵州省

20226月

“十四五”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

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和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

宁夏回族自治区

20229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制度和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机制。

云南省

20229月

云南省“十四五”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

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等加强合作,提高康复水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康复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口腔医疗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开展“三减三健” 等专项行动

我国及部分省市口腔医疗行业相关政策:深入开展“三减三健” 等专项行动

近些年来,为促进口腔医疗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提出以满足儿童健康需求为导向,加强儿科、小儿外科以及儿童营养、眼保健、心理保健、口腔保健等专科人才培养,构建科学合理的儿童医疗保健人才梯队。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体外诊断行业相关政策:全面实施第三类医疗器械唯一标识

我国及部分省市体外诊断行业相关政策:全面实施第三类医疗器械唯一标识

为促进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鼓励高水平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国内尚无同品种产品上市的罕见病用诊断试剂。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AI辅助诊断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在医疗领域规模部署

我国及部分省市AI辅助诊断行业相关政策:大力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在医疗领域规模部署

为推动AI辅助诊断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交通、医疗、金融、科学、制造、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数据标注,建设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支撑人工智能在行业领域的应用赋能。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小镇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城乡居民加强自我体重管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健康小镇建设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城乡居民加强自我体重管理

为促进健康小镇建设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2月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入发掘生态涵养、农事体验、健康养老等多种功能,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新业态。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慢病管理行业相关政策:对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提供分类分级健康服务

我国及部分省市慢病管理行业相关政策:对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提供分类分级健康服务

为推动慢病管理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聚焦重大慢病、重大疑难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特殊环境疾病等,推出一批临床疗效突出、竞争优势显著的中药创新药。

2025年03月25日
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附我国及各省份生物医药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附我国及各省份生物医药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提出推动生物医药领域有序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资企业参与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加快省级试点方案、质量监管方案审核,推动生物医药产业优化资源配置,及时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

2025年03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中药材行业相关政策:加快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中药材行业相关政策:加快中药全产业链追溯体系建设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中药材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2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提出培育现代中药产业,推进道地中药材优良品种选育和规范种植,打造从原料药、中药材到药品示范的全产业链。

2025年03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复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医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医疗器械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复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推进医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医疗器械标准研制

为促进康复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研究组建人工智能、医用机器人等前沿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组织。

2025年03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