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管理部门
(1)行业主管部门
电力工程技术服务主要包括电力咨询设计、电力工程建设业务,主管部门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
(2)行业自律组织
电力工程技术服务行业相关的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主要包括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工程咨询协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等。
二、行业监管体制
国家对电力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和地理信息技术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企业从事相关经营活动需要取得相关资质证书。
电力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主要包括电力咨询设计和电力工程建设业务,国家对电力咨询设计及工程建设相关准入资质证书的相关情况如下:
国家对电力咨询设计及工程建设相关准入资质证书
资质分类 |
资质名称 |
等级说明 |
业务范围 |
|
电力咨询设计 |
工程勘察资质 |
工程勘察综合资质 |
只设甲级资质 |
承担各类建设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程测量业务(海洋工程勘察除外),其规模不受限制(岩土工程勘察丙级项目除外) |
工程勘察专业资质 |
设甲级、乙级和丙级 |
可以承接相应等级相应专业资质范围内的工程勘察业务 |
||
工程勘察劳务资质 |
不分等级 |
承担相应的工程钻探、凿井等工程勘察劳务业务 |
||
工程设计资质 |
工程设计综合资质 |
只设甲级资质 |
涵盖21个行业的设计资质,可以承担各行业、各等级的工程设计业务 |
|
工程设计行业资质 |
一般设甲、乙两个级别 |
涵盖某个行业资质标准中的全部设计类型的设计资质,可以承担相应行业相应等级的工程设计业务及所属行业范围内同级别的相应专业、专项(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除外)工程设计业务 |
||
工程设计专业资质 |
一般行业设甲、乙两个级别;根据行业需要,电力(限送变电)、建筑、市政公用、水利、农林和公路行业可设立工程设计丙级资质 |
某个行业资质标准中的某一个设计类型的设计资质,可以承接本专业相应等级的专业工程设计业务及同级别的相应专项工程设计业务(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除外) |
||
电力工程建设 |
工程建设施工 |
施工总承包资质 |
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
可以从事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的相应工程总承包、工程项目管理等业务。可以对所承接的施工总承包工程内各专业工程全部自行施工,也可以将专业工程依法进行分包。对设有资质的专业工程进行分包时,应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劳务作业分包时,应分包给具有施工劳务资质的企业。 |
专业承包资质 |
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
可以承接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的企业依法分包的专业工程或建设单位依法发包的专业工程。取得专业承包资质的企业应对所承接的专业工程全部自行组织施工,劳务作业可以分包,但应分包给具有施工劳务资质的企业。 |
||
施工劳务资质 |
不分类别与等级 |
可承担各类施工劳务作业 |
||
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 |
分为承装、承修、承试三个类别;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 |
一级:可以从事所有电压等级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或者试验活动。(下不赘述) 二级:330千伏以下 三级:110千伏以下 四级:35千伏以下 五级:10千伏以下 |
三、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法律法规
电力工程技术服务行业法律法规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2013年制定 | 住建部 |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
2018年修正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
2018年修正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2020年制定 | 国家发改委 | 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行业产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产业政策为电力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行业持续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有着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国家战略与电力体制改革两个方面,具体如下:
在国家战略层面,我国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力争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作为发展目标,电力是“双碳”战略实施的主要因素,“双碳”战略背景下的供给端提升清洁电力比重和消费端提升电能终端消费占比均会带动电力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产业政策层面,根据“十四五”规划及国家电网的相关发展规划及战略,国家不断重视电网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十四五” 规划纲要》提出“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提高电力系 统互补互济和智能调节能力,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根据国家电网“双碳”行动方案,国家电网未来 将加快电能替代,预计 2025、2030 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30%、 35%以上。电网连接电力生产与消费,是重要的网络平台,是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电能消费占比提升将促进电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电网《构建以新 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1-2030 年),加强配电网规划体系建设,全面落实新版《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十四五”期间 500 千伏及 以上电网建设投资约 7,000 亿元、配电网建设投资超过 1.2 万亿元,2025 年城乡 供电可靠率分别达到 99.97%、99.88%。
电力体制改革方面,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深化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精简市场准入审批事项,逐步向社会资本 开放售电等业务、大力倡导电力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鼓励引导电力与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动电力产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升级。
电力工程技术服务行业产业政策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重点内容 |
2023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 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和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的智慧水利体系。 |
2022年 | 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 通过5-8年时间,电力装备供给结构显著改善,保障电网输配效率明显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及示范应用不断加快,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基本满足适应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依托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加快电网之间柔性可控互联,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加速突破综合能源管理和利用、多电源优化互动等技术装备。 |
2022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电网安全和智能化水平,优化电力生产和输送通道布局,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有序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重点工程,积极推进配电网改造和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 |
2022年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 《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 要实现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
2022年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 | 完善适应高比例新能源的市场机制,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以市场化收益吸引社会资本,促进新能源可持续投资;持续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探索用户可调节负荷参与辅助服务交易,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和多能互补协调运营,完善成本分摊和收益共享机制;完善电价传导机制,有序推动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
2022年 | 国家能源局 | 《2022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 推进重点输电通道配套的电网、电源工程建设,着力提升输电通道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优化完善电网主网架,在关键节点布局电网侧储能,提升省间电力互补互济水平,鼓励用户投资建设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 |
2022年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 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推动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智慧能源平台和数据中心、实现智慧能源示范工程。 |
2021年 | 国务院 |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 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持续支持脱贫地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农村道路、中小型水利工程、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
2021年 | 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 | 《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 到2025年,农村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供电保障能力,推动网架结构和装备升级,满足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接入和乡村生产生活电气化需求。 |
2021年 | 国家能源局、科学技术部 | 《“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 | 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电源友好并网、源网荷双向互动、智能高效的先进电网;开展新型电力系统网络结构模式和运行调度、控制保护方式,直流电网系统运行关键技术,以及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接入电网稳定运行控制技术研究,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
2021年 | 国家能源局 | 《电力安全生产“十四五”行动计划》 | 加强配电网和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的安全管理。推动微电网等新型供电形式安全发展,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电力安全供应保障体系。加强电网调度安全管理,强化跨省跨区安全调剂余缺能力。提升电网灵活安全调节能力,推动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建设,推动建立健全可调负荷资源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推动各类储能安全发展,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
2021年 |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推进智慧社区建设,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丰富数字生活体验,发展数字家庭,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加快电网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和智能微电网建设,加强源网荷储衔接。 |
2020年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 关于加强和规范电网规划投资管理工作的通知 | 为了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加强电力统筹规划,强化电网投资监管。通知要求加强电网规划统筹协调与实施,发挥电网规划引领作用,加强电网规划及投资项目的事中事后分析评估。 |
2018年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 关于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指导意见 | 进一步完善区域输电网主网架,促进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推动智能电网建设,满足分布式电源接入需要,全面构建现代配电系统。按照差异化需求,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高高压配电网“N-1”通过率,加强中压配电网线路联络率,提升配电自动化覆盖率。 |
2018年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 关于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的通知 | 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大幅提高市场化交易比重;继续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完善直接交易机制,深化电力体制改革。 |
2017年 | 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委 |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 | 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应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支持在产业园区、大型公共建筑、居民小区等集中用电区域开展“互联网+”智能用电示范,探索“互联网+”智能用电技术模式和组织模式。 |
2017年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 推进并网型微电网建设试行办法 | 微电网应适应新能源、分布式电源和电动汽车等快速发展,满足多元化接入与个性化需求。结合城市、新型城镇及新农村等发展需要,鼓励利用当地资源,进行融合创新,培育能源生产和消费新业态。 |
2016年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 | 《规划》从供应能力、电源结构、电网发展、综合调节能力、节能减排、民生用电保障、科技装备发展、电力体制改革8个方面绘制了电力发展的“十三五”蓝图。为全面增强电源与用户双向互动,提升电网互济能力,实现集中和分布式供应并举,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发电协同,增强调峰能力建设,提升负荷侧响应水平,建设高效智能电力系统成为必然选择。 |
2016年 |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 加快智能电网发展,积极推进智能变电站、智能调度系统建设,扩大智能电表等智能计量设施、智能信息系统、智能用能设施应用范围,提高电网与发电侧、需求侧交互响应能力。 |
2016年 | 国务院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统筹空间基础设施,完善卫星数据共用共享机制,加快卫星遥感、通信与导航融合化应用。积极推进空间信息全面应用,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预警、防灾减灾与应急指挥等提供及时准确的空间信息服务,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
2016年 | 国务院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 发展智能电网技术,重点加强特高压输电、柔性输电、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与消纳、电网与用户互动、分布式能源以及能源互联网和大容量储能、能源微网等技术研发及应用。增强空天综合信息应用水平与技术支撑能力,拓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链。开展新机理新体制遥感载荷与平台、空间辐射基准与传递定标、地理信息系统在线可视化服务、空间核动力等核心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 |
2015年 | 国务院 |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 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继续深化对区域电网建设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研究。 |
2015年 | 国家能源局 | 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 | 通过实施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有效加大配电网资金投入。“十三五”期间累计投资不低于1.7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高压配电网变电容量达到21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101万公里,分别是2014年的1.5倍、1.4倍,中压公用配变容量达到11.5亿千伏安、线路长度达到404万公里,分别是2014年的1.4倍、1.3倍。 |
2015年 | 国家发改委 | 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 | 加强配电自动化建设。提高配电网运行检测、控制能力,实现配电网实时可管可控,变“被动报修”为“主动监控”,缩短故障恢复时间,提升服务水平。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电力工程技术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