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智能测控装备制造行业相关政策 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与智能制造 市场迎来广阔增长空间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行业主管部门

智能测控装备制造行业的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上述主管部门通过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政策法规等对行业发展方向进行宏观调控,从而对公司所处行业进行宏观管理。

2、自律性组织

智能测控装备制造行业的自律性组织主要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机器视觉产业联盟、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等。主要职能是引导行业发展、研究行业发展现状、国内外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会议展览、新技术培训、向政府提出产业发展建议和意见等。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行业法律、法规主要涉及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方面,具体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修正)》、《产品质量监督试行办法(2011修订)》等相关法律法规。

2、行业相关政策

(1)行业主要政策

发展智能制造业已经成为实现我国制造业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制造转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国务院、工信部等部门相继发布《“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相关政策鼓励企业逐步完成传统工业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国家大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和智能制造,为智能测控装备制造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行业主要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23年2月 工信部、发改委等七部 《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攻克核心零部件/元器件。发展高精度触头、高精度非接触式气电转换测头、高性能光电倍增管、高精度光栅、高精度编码器、高精度真空泵、高精度传感器、高性能X射线探测器、高功率微焦斑X射线管、高精度工业相机、高精度光学组件等智能检测装备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研制专用软件。开发结构化、非结构化的高频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发展故障诊断、智能分析、在线快速评价技术与软件,可靠性、寿命数据分析软件,机器视觉算法、图像处理软件等专用检测分析软件以及典型产品检测基础数据库。突破无损检测装备、产品疲劳测试系统、模拟仿真试验台、安全仪表系统、远程运维和工业计量检定装置等通用装备及其模块化、柔性化集成方案,为制造业重点领域在线检测、嵌入检测、线边检测、在役检测等奠定基础。
2022年7月 工信部 《“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 提升企业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加快生产制造全过程数字化改造,推动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实现全要素全环节的动态感知、互联互通、数据集成和智能管控。
2022年4月 工信部 《关于做好2022年工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 支持专业机构在机械、电子、汽车等重点行业,深入分析对产品质量起决定性影响的制造过程,推动数据驱动的实时在线制造过程能力测量分析与控制,不断提高制造过程质量控制能力,提升产品制造的一致性、稳定性。
2021年12月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等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针对感知、控制、决策、执行等环节的短板弱项,加强用产学研联合创新,突破一批“卡脖子”基础零部件和装置。其中通用智能制造装备包括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等工业控制装备;数字化非接触精密测量、在线无损检测、激光跟踪测量等智能检测装备等。
2021年3月 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2019年8月 工信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 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支持建立质量信息数据库,开发在线检测、过程控制、质量追溯等质量管理工具,加强质量数据分析,推动企业建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下游行业主要政策

智能测控装备制造发展受到新能源电池、薄膜、无纺布和造纸领域等下游行业政策和需求的直接影响。在我国制造业转型的背景下,新能源电池、薄膜、无纺布和造纸行业对于产线自动化水平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产线建设和改造需求日益旺盛。以锂电池行业为例,《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的通知》等政策有力推动了对于锂电池及相关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的需求。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带来的锂电池需求,为了规避企业增加落后产能,引导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工信部出台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 年本)》对于锂电池产品的质量、性能、生产检测设备均提出了新要求。相关文件的出台有效的激发了锂电池生产商对于检测设备产线建设投入的需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等文件对于薄膜、无纺布、造纸等下游行业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更高的产品需求,支持企业应用先进技术及产品设备,有助于相关行业产线建设和改造需求的充分释放。下游行业对于生产设备的建设改造需求将直接拉动智能测控装备制造商的市场空间。

新能源电池主要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23年1月 工信部、教育部、科技部等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加快智能工厂建设,推进关键工序数字化改造,优化生产工艺及质量管控系统。推动基础材料生产智能升级,提升硅料硅片、储能电池材料和高性能电池等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
2022年11月 工信部、市监局 《关于做好锂离子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发展工作的通知》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引导锂电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能力建设,根据锂电产品本征安全、工艺安全和防护安全等需求,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加强质量管控,优化工艺流程,获得质量认证,提升检测能力。
2022年1月 发改委、能源局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 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
2021年12月 工信部 《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1年本)》 安全稳定、智能化程度高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并达到以下要求:锂离子电池企业应具有电极涂覆后均匀性的监测能力,电极涂覆厚度和长度的测量精度分别不低于2μm和1mm;应具有电极烘干工艺技术,含水量控制精度不低于10ppm。
2020年10月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开展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膜电极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强高强度、轻量化、高安全、低成本、长寿命的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系统短板技术攻关,加快固态动力电池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薄膜主要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23年1月 工信部、教育部、科技部等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开发高纯度、低成本多晶硅材料和高性能硅片,提升大尺寸单晶硅拉棒、切片等制备工艺技术,提升电子浆料、光伏背板、光伏玻璃、封装胶膜、电子化学品等关键光伏材料高端产业化能力。
2021年12月 工信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 《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开发高质量封装胶膜、光伏玻璃和背板产品,开展高效封装用导电胶、异形焊带、智能接线盒等辅材辅料的研发与应用。
2021年3月 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无纺布主要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22年4月 工信部、发改委 《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到2025年,规模以上产业用纺织品企业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左右,3-5家企业进入全球产业用纺织品第一梯队。非织造布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0%,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对行业提质增效作用明显,行业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021年6月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纺织行业“十四五”科技发展指导意见》 通过智能制造技术提升非织造布行业质量、降低成本,进而提升行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开发非织造布质量智能检测系统,非织造布智能物流系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造纸主要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21年12月 中国造纸协会 造纸行业“十四五”及中长期高质量发展纲要 根据国家“双循环”战略和到2035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以及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我国未来纸张市场需求增量仍然较大。引导大型制浆造纸企业通过兼并重组与合资合作等形式发展,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制浆造纸企业集团。培育纸制品龙头企业,提高纸制品企业集中度,提升企业规模效益。2025年和2035年全国纸及纸板总产量目标分别为1.4亿吨和1.7亿吨。
2021年3月 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制造业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TQ)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智能测控装备制造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仪器仪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进仪器仪表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我国及部分省市仪器仪表行业相关政策:加快推进仪器仪表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环保装备重点领域急需的在线、现场监测仪器等计量技术规范的研制。

2025年04月03日
加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附我国及各省份农业机械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加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附我国及各省份农业机械行业相关政策一览表】

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农业机械包括农用动力机械、农田建设机械、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作物收获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和农业运输机械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装备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集成化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智能装备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集成化改造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智能装备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家电、家具、皮革、造纸、日用化学品等行业数字化基础好的企业,开展智能装备和工业系统的集成化改造,培育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5G工厂。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起重机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应用标准化工程机械

我国及部分省市汽车起重机行业相关政策:加快应用标准化工程机械

为推动汽车起重机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提出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加快应用标准化多式联运装备和新能源运载工具、工程机械。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业无人机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无人机飞行试验等标准制定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业无人机行业相关政策:开展无人机飞行试验等标准制定

近些年来,为促进工业无人机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建设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指导意见》提出引导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深化户外运动线上线下融合,开发智能骑行、智能划船、模拟飞行等新服务,提供实时轨迹记录、无人机航拍等新体验。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减速器行业相关政策:制修订精密减速器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共性技术标准

我国及部分省市减速器行业相关政策:制修订精密减速器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共性技术标准

为推动减速器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发布的《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提出健全产业基础标准体系。制修订精密减速器、高端轴承、车规级汽车芯片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共性技术标准,推动解决产品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等关键问题

2025年0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