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政策:积极推动市场应用 促进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一、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为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自律组织主要为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各单位的主要职责如下: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行政主管单位 监管内容
国家发改委 产业政策制定,指导行业结构调整、行业体制改革、新建项目与技术改造等工作。
工业和信息化部 拟订并组织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等。
中国爆破行业协会 调查研究行业基本情况和发展战略、专业队伍状况、技术装备水平、市场动态及国外爆破行业发展趋势等问题;协助政府部门落实有关行业法规和政策;编制爆破行业标准体系规划,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授权或委托,制订、修订、实施各类国家、行业、团体标准等。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制定并监督执行行业规则,规范行业行为,维护公平竞争;通过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以及对有关法律法规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修订行业国家标准,负责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监督;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授权和委托,开展行业统计调查工作,包括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并发布行业信息。
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 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制定并监督执行行规行约,协调同行价格争议,维护公平竞争;通过调查研究为政府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有关法律法规,提出意见和建议;协助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修订行业国家标准,负责行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实施监督;根据政府主管部门的授权和委托,开展行业统计调查工作并分析、发布行业信息;以及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授权和委托,对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投资与开发项目进行前期论证等。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锆铪分会 促进钛锆铪的市场开发,降低钛材成本,培育钛市场;促进钛锆铪行业的技术进步,增强我国钛锆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近年来,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积极推动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的应用,鼓励创新成果转化,激活下游产业需求,壮大了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市场规模,促进了行业及其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

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文号 重点内容
2021年12月31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点新材料首批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 工信部原函〔2021〕384号 包含耐磨耐腐蚀双金属复合材料、耐磨蚀不锈钢复合板等先进基础材料。
2021年12月21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自然资源部 《“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工信部联规〔2021〕212号 指出要突破关键材料,提升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高强铝合金、稀有稀贵金属材料、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纤维新材料、复合材料等综合竞争力。
2021年3月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等原材料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制造业高端新材料核心竞争力提升:推动高品质特殊钢材、高性能合金、高温合金等先进金属材料取得突破。
2020年9月 发改委等四部委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发改高技〔2020〕1409号 加快新材料产业强弱项。围绕保障大飞机、微电子制造、深海采矿等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在光刻胶、高纯靶材、高温合金、高性能纤维材料、高强高导耐热材料、耐腐蚀材料、大尺寸硅片、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实现突破。
2018年11月 国家统计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 “3.新材料产业”中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不锈钢与碳钢复合板、不锈钢与碳钢管产品、减震复合钢板、多金属复合材料、钛钢复合材料、镍钢复合材料、铝钢复合材料、铜钢复合材料”等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7年12月 工信部、财政部 《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建设方案》 工信部联原〔2017〕331号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在关键领域建立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旨在构建上下游有效协同的新机制、新体制、新体系,填补生产应用衔接空缺,缩短开发应用周期,实现新材料与终端产品同步设计、系统验证。
2017年1月 发改委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 2017年第1号 “钛基复合材料,镁基复合材料,镍基复合材料,铍基复合材料,难熔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基复合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等金属基复合材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
2016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工信部联规〔2016〕454号 加快推动先进基础材料工业转型升级,高强韧钛合金等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等为重点,重点突破材料性能及成分控制、生产加工及应用等工艺技术,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高质量稳定性和服役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先进基础材料国际竞争力。开展高温、高强、大规格钛合金材料熔炼、加工技术研究,提升新型轻合金材料整体工艺技术水平。
2016年1月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16年修订)》 国科发火〔2016〕32号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包括“四、新材料”中的高附加值、特殊性能钢材、合金及制品的先进制备加工技术,铝、镁、钛轻合金材料深加工技术,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TQ)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属包装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全社会使用绿色包装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属包装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全社会使用绿色包装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金属包装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鼓励获证组织将有关认证信息在官方网站、产品包装或宣传资料中正确展示。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铝合金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铝碳排放强度、碳足迹等基础共性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铝合金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铝碳排放强度、碳足迹等基础共性标准研制

铝合金是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型钢行业相关政策:高质量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型钢行业相关政策:高质量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型钢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2月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钢铁、石化、建材行业新改扩建项目需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到2030年,短流程炼钢占比不低于20%。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中空玻璃行业相关政策:开发碳纤维、玻璃钢、树脂、亚克力等新材料

我国及部分省市中空玻璃行业相关政策:开发碳纤维、玻璃钢、树脂、亚克力等新材料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中空玻璃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提高短流程炼钢占比,在冶金、铸造、建材、日用玻璃、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特种钢材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特种钢材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

近些年来,为促进特种钢材低碳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严控低附加值基础原材料产品出口。

2025年02月19日
促进铜冶炼有序发展【附我国及各省份铜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促进铜冶炼有序发展【附我国及各省份铜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铜(Copper)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Cu,原子序数为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颜色为(紫)红色,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建筑材料和合金等领域。

2025年02月17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白银行业相关政策:提升有色金属行业生产一体化管控水平

我国及部分省市白银行业相关政策:提升有色金属行业生产一体化管控水平

白银是一种金属单质,元素符号为Ag,具有富延展性,是导热、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

2025年02月06日
我国及各省份钢铁制品行业相关政策: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

我国及各省份钢铁制品行业相关政策: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钢铁制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钢铁制品行业稳定发展,比如2024年9月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加快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鼓励能源化工、钢铁冶金、建筑市政、现代交通等专业技术服务行业升级发展,加快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2025年02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