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一直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等相关行业政策均提出要推动复合材料行业的发展。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等一系列产业分类指引文件也都将复合材料、纤维制造相关行业列为战略类、鼓励类产业。
我国复合材料行业政策
发布时间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15年 | 《中国制造2025》 | 以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先进复合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研发先进熔炼、凝固成型、气相沉积、型材加工、高效合成等新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和装备,加强基础研究和体系建设,突破产业化制备瓶颈。积极发展军民共用特种新材料,加快技术双向转移转化,促进新材料产业军民融合发展。 |
2016年 | 《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 | 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重大需求,以耐高温及耐蚀合金、高强轻型合金等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反渗透膜、全氟离子交换膜等高性能分离膜材料,高性能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性能永磁、高效发光、高端催化等稀土功能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新型显示材料,以及新型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为重点,突破材料及器件的技术关和市场关,完善原辅料配套体系,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稳定性,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应用。 |
2016年 |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加强新材料产业上下游协作配套,在航空铝材、碳纤维复合材料、核电用钢等领域开展协同应用试点示范,搭建协同应用平台。 |
2017年 | 《“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 加强我国材料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高性能碳纤维与复合材料、高温合金、军工新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技术、特种合金和稀土新材料等,满足我国重大工程与国防建设的材料需求。 |
2018年 | 《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 | “0207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制造”属于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范畴。 |
2018年 |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 “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
2019年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高性能玻璃纤维及玻纤制品技术开发与生产”、“航空航天、环保、海工、电工电子、交通、能源、建筑、物联网、畜牧养殖等领域用热塑性、热固性复合材料产品及其高效成型制备工艺和装备”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产业。 |
2021年 | 《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 | “复合材料、激光防护材料的研制与生产”列入陕西省新增鼓励类产业。 |
2021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加强碳纤维、芳纶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物基和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应用,加快茂金属聚乙烯等高性能树脂和集成电路用光刻胶等电子高纯材料关键技术突破。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TQ)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复合材料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