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监管体制及行业自律组织
1、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监管体制
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审批和管理投资项目;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负责拟定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监测行业日常运行、推动技术发展和自主创新;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安全标准、认证与监督产品质量等。
2、行业自律组织
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行业的自律组织主要包括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变频器分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业自动化分会等,主要负责组织和参与制订、修订技术标准与服务标准,提出行业发展建议,研究产业政策与行业技术等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电力电子及电机控制行业适用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行业涉及的主要产业政策如下:
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相关内容 |
|
HVAC/R |
2014年12月 |
发改委等 |
《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 |
形成推动终端用能产品、高耗能行业、公共机构能效水平不断提升的长效机制,促进节能减排。 |
2016年5月 |
国务院 |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
以优化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为重点,推动能源应用向清洁、低碳转型;推广节能新技术和节能新产品。 |
|
2016年7月 |
工信部 |
《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加快智能技术、变频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新材料与新能源应用、关键零部件升级等核心技术突破。 |
|
2016年9月 |
国务院 |
《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 |
提升多品种、多品牌家电产品深度智能化水平,推动智能家居快速发展。 |
|
2017年12月 |
发改委等 |
《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 |
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尽可能利用清洁能源,加快提高清洁供暖比重;到2021年,电供暖(含热泵)面积达到15亿平方米。 |
|
2019年6月 |
发改委等 |
《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 |
大幅提高制冷能效和绿色水平,扩大绿色产品供给;到2022年,家用空调、多联机等制冷产品的市场能效水平提升30%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20%,实现年节电约1000亿千瓦时;到2030年,大型公共建筑制冷能效提升30%,制冷总体能效水平提升25%以上,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40%以上,实现年节电4000亿千瓦时左右。 |
|
2019年6月 |
发改委等 |
《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
|
着力推动绿色智能家电研发和产业化。支持节能、智能型家电研发,鼓励开发基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家电组合产品和一体化产品。 |
|
2019年12月 |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 |
《中国房间空气调节器产业技术路线图(2019年版)》 |
在能效提升技术领域,提出了变频技术(永磁同步电机技术、变频控制硬件电路、永磁同步电机的变频驱动算法)、换热技术、风扇电机能效提高相关技术等重点项目。 |
|
2021年2月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
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
|
2021年10月 |
国务院 |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 |
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
|
2022年7月 |
商务部等 |
《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
优化绿色智能家电供给:完善绿色智能家电标准,推行绿色家电、智能家电、物联网等高端品质认证,为绿色智能家电消费提供指引。 |
|
新能源汽车 |
2012年6月 |
国务院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高效变速器、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 |
2014年7月 |
国务院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 |
贯彻落实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战略取向,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市场主导和政府扶持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体系。 |
|
2017年4月 |
工信部等 |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到2020年,形成若干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到2025年,形成若干产值规模进入全球前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集团。 |
|
2018年12月 |
发改委 |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 |
聚焦汽车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节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装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及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
|
2019年1月 |
发改委等 |
《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 |
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更好满足居民出行需要;有序推进老旧汽车报废更新;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结构。 |
|
2019年8月 |
国务院 |
《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 |
释放汽车消费潜力。实施汽车限购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积极支持。 |
|
2020年4月 |
财政部等 |
《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
推动落实新能源汽车免限购、免限行、路权等支持政策,加大柴油货车治理力度,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优势。 |
|
2020年6月 |
工信部等 |
《关于修改〈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决定》 |
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10%、12%、14%、16%、18%。 |
|
2020年10月 |
国务院 |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
以融合创新为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完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
工业伺服驱动及控制系统 |
2015年5月 |
国务院 |
《中国制造2025》 |
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 |
2016年12月 |
工信部 |
《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建立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推进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机制,提升中小企业智能化水平。 |
|
2017年6月 |
工信部等 |
《关于深入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 |
鼓励各级政府在技术改造、工业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互联网+”等项目中优先支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企业。 |
|
2018年10月 |
工信部 |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 |
针对智能制造标准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的特点,立足国内需求,兼顾国际体系,建立涵盖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等三类标准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
|
2018年11月 |
国家统计局 |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
将“变频器、高性能变频调速设备、大功率高压变频装置”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名录。 |
|
2019年10月 |
发改委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将“高性能伺服电机和驱动器、全自主编程等高性能控制器、传感器、末端执行器等”列入鼓励类。 |
|
2019年11月 |
工信部 |
《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19)》
|
在“重点用能设备系统节能技术”中推荐“国产高性能低压变频技术”。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TQ)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电机控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