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行业由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管理,具体情况如下:
国家发改委,负责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行业的管理与规划等,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承担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的责任,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交通运输部,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统筹规划铁路、公路、水路、民航以及邮政行业发展,建立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相适应的制度体制机制,优化交通运输主要通道和重要枢纽节点布局,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融合;组织拟订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政策,组织编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拟订铁路、公路、水路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指导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和管理;组织拟订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政策,组织编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拟订铁路、公路、水路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指导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规划和管理;拟订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协调衔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标准等。
交通运输部下设国家铁路局,负责起草铁路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参与研究铁路发展规划、政策和体制改革工作,组织拟订铁路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负责铁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定铁路运输安全、工程质量安全和设备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组织或参与铁路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负责拟订规范铁路运输和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监督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企业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任务情况。负责组织监测分析铁路运行情况,开展铁路行业统计工作。负责开展铁路的政府间有关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国铁集团,负责铁路运输统一调度指挥,统筹安排路网性运力资源配置,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任务,负责铁路行业运输收入清算和收入进款管理。自觉接受行政监管和公众监督,负责国家铁路新线投产运营的安全评估,保证运输安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坚持高质量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通用机械、汽车、民用飞机、民用船舶、轨道交通机械制造业等的行业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规划、政策建议并组织实施;依托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协调有关重大专项的实施,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指导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创新等。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审核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指导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负责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中国铁道学会是铁道行业唯一的全国性科技社团,是经民政部批准注册,由中国科协和国铁集团双重领导的全国铁道行业科学技术性的群众组织,其主要工作范围包括开展国内外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交流合作,发展同国内外科学技术团体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组织举办相关国内、国际学术会议、论坛,开展国内外调查研究、培训等活动;承办铁道科技成果展;组织铁道科技和科普期刊、书籍、论文集及其他科技文献资料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开展铁道行业的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等。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研究起草并贯彻执行国家认证认可、安全质量许可、卫生注册和合格评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发布并组织实施认证认可和合格评定的监督管理制度、规定等。
中铁检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CRCC)是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并受其领导的国有独资企业,是实施包括轨道扣件在内的铁路产品和装备认证的第三方检验、认证机构。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唯一的国家一级协会,工作范围包括开展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投资融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装备制造和技术进步、安全生产、资源经营等领域的调查研究;制订并组织实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相关行规行约;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推动标准的实施;依据政府有关部门授权,开展城轨装备认证工作;开展城轨交通领域咨询服务工作等。
二、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产业政策
轨道交通行业是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指导性文件,为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行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市场开展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指明了方向。
相关法律法规
颁布时间 | 颁布机构 | 法律法规名称 |
2021年 | 交通运输部 | 《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办法》(修正版) |
2021年 | 国家铁路局 | 《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
2021年 | 国家铁路局 | 《铁路专用设备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约谈暂行办法》 |
2020年 | 交通运输部 | 《高速铁路安全防护管理办法》 |
2020年 | 中铁检验认证中心 | 《CRCC产品认证实施规则-铁路产品认证通用要求》(V2.1) |
2019年 | 交通运输部 |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
2018年 | 交通运输部 | 《铁路专用设备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办法》(修正版) |
2018年 | 交通运输部 |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运用状态检测管理办法》 |
2018年 | 交通运输部 | 《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
2018年 | 国家铁路局 | 《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实施细则》 |
2015年 | 国铁集团 | 《高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 |
2015年 | 国铁集团 | 《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 |
2015年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2015年修订) |
2015年 | 国铁集团 | 《铁路信号产品运用管理办法》 |
2014年 | 国铁集团 |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
2014年 | 国铁集团 |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专用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
2014年 | 国家铁路局 | 《铁路通信信号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实施细则》 |
2014年 | 国家铁路局 | 《铁道行业技术标准管理办法》 |
2013年 | 国务院 | 《铁路安全管理条例》 |
2013年 | 原铁道部 |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 |
2013年 | 交通运输部 | 《铁路运输基础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办法》 |
2012年 | 原铁道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 《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行业主要政策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相关内容 |
2022年 | 国务院 |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 到2025年,综合交通运输基本实现一体化融合发展,智能化、绿色化取得实质性突破,综合能力、服务品质、运行效率和整体效益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发展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
2021年 | 国家铁路局 | 《“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规划》 |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要坚持以国家需要为指引,以重大工程为抓手,推进铁路领域战略高技术、装备和系统集成攻关,服务区域协调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加强铁路运输服务、安全、绿色等技术创新,提高运输服务品质和安全保障能力,创造清洁美丽的生态环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 |
2021年 | 国家铁路局 | 《“十四五”铁路标准化发展规划》 | 到2025年,铁路标准体系谱系化、一体化水平显著提升,铁路标准体系进一步优化整合,更加系统完备、协调完善。标准更加先进适用,发布实施铁道国家标准和铁道行业标准200项以上,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质量显著提升。更好满足铁路建设发展、安全运营等实践需要。 |
2021年 | 交通运输部 | 《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 | 到2025年,打造一批交通新基建重点工程,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应用场景,制修订一批技术标准规范,促进交通基础设施网与运输服务网、信息网、能源网融合发展,精准感知、精确分析、精细管理和精心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智能管理深度应用,一体服务广泛覆盖,交通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有效提升。 |
2021年 | 全国人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快速网,基本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和机场群。完善干线网,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优化铁路客货布局……推进城市群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加快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建设,构建高速公路环线系统,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高交通通达深度,推动区域性铁路建设。 |
2021年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拥有世界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交通运输供需有效平衡、服务优质均等、安全有力保障。新技术广泛应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出行安全便捷舒适,物流高效经济可靠,实现“人享其行、物优其流”,全面建成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好先行。强化交通基础设施预防性养护维护、安全评估,加强长期性能观测,完善数据采集、检测诊断、维修处治技术体系。 |
2021年 | 交通运输部 | 《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 | 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发挥好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作用。深化交通运输重点领域改革,推动政策创新、机制变革、规制完善,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
2020年 | 国务院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单位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意见的通知》 | 健全技术标准和装备体系。完善市域(郊)铁路建设运营等相关标准规范体系。支持地方、企业推进相关领域技术与管理创新,加大机车装备、控制系统等自主研发力度和国产化应用,加快突破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完善市域(郊)铁路列车谱系,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装备体系,提高系统装备和技术标准的通用性,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 |
2020年 | 交通运输部 | 《交通运输部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 运用信息化现代控制技术提升铁路全路网列车调度指挥和运输管理智能化水平。建设铁路智能检测监测设施,实现动车组、机车、车辆等载运装备和轨道、桥隧、大型客运站等关键设施服役状态在线监测、远程诊断和智能维护。 |
2020年 | 国铁集团 | 《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 | 铁路运输安全持续稳定。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健全有力……高铁和旅客列车安全得到可靠保障,铁路交通事故率、死亡率大幅降低。确保设施设备本质安全。完善铁路基础设施和装备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提升关键设施全生命周期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及安全防护、快速修复能力。增强兴安强安保障能力。 |
2019年 | 国务院 |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满意度明显提高,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安全防护投入,提升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养护,加强基础设施运行监测检测,提高养护专业化、信息化水平,增强设施耐久性和可靠性。 |
2018年 | 国务院 | 《关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意见》 | 强化关键设施设备管理。制定城市轨道交通关键设施设备运营准入技术条件,加快推动车辆、信号、通信、自动售检票等关键设施设备产品定型,加强列车运行控制等关键系统信息安全保护。建立健全设施设备维修技术规范和检测评估、维修保养制度。建立关键设施设备全生命周期数据行业共享机制和设施设备运行质量公开及追溯机制,加强全面质量监管。 |
2018年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 |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服务人民群众出行为根本目标,持续深化城市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补短板、调结构、控节奏、保安全,科学编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严格落实建设条件,有序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加强全过程监管。 |
2017年 | 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 | 《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 | 到2020年,路网布局优化完善,装备水平先进适用,运输安全持续稳定,运营管理现代科学,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运输能力和服务品质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 |
2017年 | 国家铁路局 | 《铁路标准化“十三五”发展规划》 | 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适应不同铁路运输方式的标准体系,标准数量、结构、层级更加完善合理,各领域标准、各级标准良好衔接。 |
2017年 | 国务院 |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 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主要表现为网络覆盖加密拓展、综合衔接一体高效、运输服务提质升级、智能技术广泛应用、绿色安全水平提升。 |
2017年 | 发改委 | 《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持续提升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
2016年 | 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国铁集团 |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 打造以沿海、京沪等“八纵”通道和陆桥、沿江等“八横”通道为主干,城际铁路为补充的高速铁路网,实现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 |
2016年 | 国务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打造高品质的快速网络,加快推进高速铁路成网,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适度建设地方高速公路,增强枢纽机场和干支线机场功能。在城镇化地区大力发展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鼓励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城际列车,形成多层次轨道交通骨干网络,高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城镇。 |
2016年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 进一步研发列车牵引制动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电传动系统、智能化系统、车钩缓冲系统、储能与节能系统、高速轮对、高性能转向架、齿轮箱、轴承、轻量化车体等关键系统和零部件,形成轨道交通装备完整产业链。加强永磁电机驱动、全自动运行、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无线综合承载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优化完善高速铁路列控系统和城际铁路列控技术标准体系。 |
2011年 | 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 |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 | 将“机车、地铁网络控制及信号系统,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列车控制、客运服务、防灾系统,高速轨道交通安全监测系统”列入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 |
2010年 | 国务院 | 《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 轨道交通装备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 |
2006年 | 国务院 | 《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 交通运输业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把高速轨道交通系统、高效运输技术装备列入了优先主题。明确指出要重点研究开发高速轨道交通控制和调速系统、车辆制造、线路建设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包括重载列车、大马力机车、特种重型车辆、城市轨道交通等新型运载工具,形成系统成套技术。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TQ)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轨道交通智能运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