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辅助诊断是指利用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技术,通过对大量医疗数据进行训练,使计算机能够识别疾病特征,并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诊断的系统。
我国AI辅助诊断行业相关政策
为推动AI辅助诊断行业的发展,我国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交通、医疗、金融、科学、制造、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数据标注,建设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支撑人工智能在行业领域的应用赋能。围绕医疗健康、人力资源、数字贸易、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场景,以业务创新拉动数据标注需求。
我国AI辅助诊断行业部分相关政策情况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3年8月 | 国务院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 | 加快制定人工智能技术标准框架体系,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试点示范。 |
2023年12月 | 商务部等12部门 | 关于加快生活服务数字化赋能的指导意见 | 推进医疗健康领域数字化应用。加快开发普及数字医疗应用,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水平,优化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在线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等服务。 |
2023年12月 |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 | 对于换药、注射、输液、采血等均质化程度高的医疗服务项目,可以明确具体范围,逐步实施县域同城同价。落实“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政策,促进互联网诊疗、远程会诊等医疗服务向基层延伸。 |
2024年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 加快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产业化,推动5G/6G、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新型医疗服务,研发融合数字孪生、脑机交互等先进技术的高端医疗装备和健康用品。 |
2024年9月 | 国家中医药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 | 关于加快推进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信息化统筹规划和投入,全面落实《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和卫生健康信息行业标准要求,支持发展远程医疗和互联网诊疗,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检查检验集中预约服务。到2025年,力争70%以上二级县级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3级,力争65%以上三级县级中医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达到4级。 |
2024年1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 | 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 | 大力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在工业、能源、医疗、教育等领域规模部署,带动云平台、边缘计算节点、智算基础设施等建设,充分发挥公网切片、网元下沉等技术能力,增强定制化服务水平,满足行业低成本、高安全应用需求。探索5G行业虚拟专网在海洋、低空等新兴场景部署。 |
2024年12月 | 国家数据局等部门 | 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 | 推动建立新型政企合作机制,鼓励企业参与共建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围绕智慧交通、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商圈、数字乡村等重点场景,深化公共数据和企业数据融合应用,赋能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
2024年12月 |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 关于促进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 加强交通、医疗、金融、科学、制造、农业等重点行业领域数据标注,建设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支撑人工智能在行业领域的应用赋能。围绕医疗健康、人力资源、数字贸易、自动驾驶、低空经济等场景,以业务创新拉动数据标注需求。 |
2025年1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完善国家药品标准数据库,发布并及时更新网络版中国药典。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AI辅助诊断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AI辅助诊断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3月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建立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压实“管行业管人工智能应用”责任,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在教育、医疗、交通、民政、金融、安全等领域广泛拓展应用。组织开展“机器人+”行动,围绕工业、农业、城市管理、医疗、养老服务、特种作业等领域,深入挖掘开放应用场景。鼓励各地市挖掘开放各类应用场景,招引企业打造一批典型案例。
我国部分省市AI辅助诊断行业相关政策情况
发布时间 | 省市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4年5月 | 北京市 | 北京市促进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 支持有条件的研究型医疗机构提炼智能导诊、辅助诊断、智能治疗等场景需求,充分挖掘医学文献、医学知识图谱、医学影像、生物学指标等多模态医疗数据,会同人工智能创新主体开发智能应用,实现对症状、体征和专病的精准识别与预测,提升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及全病程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
2023年7月 | 北京市 | 关于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动方案(2023—2025年) | 鼓励企业依托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消费类电子产品、搭建虚拟现实数字生态,扩大在远程医疗、教育技术等场景的应用。 |
2023年7月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加快 “ 互联网 + 医疗健康 ” 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探索 “ 互联网 + ” 医疗就诊新机制。探索开展互联网首诊试点、互联网医疗线上医保结算、支付标准、药品网售、远程会诊、多点执业等应用,推动建立互联网医疗行业标准。创建互联网诊疗服务公开清单,扩大互联网诊疗复诊认证范围。推进互联网医院与线下医疗深度融合,探索开具线上检查检验单,引导患者就近前往基层医疗机构检查检验。建设全区卫生健康综合监管平台,加强线上诊疗全流程监管。 |
2023年8月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政策措施 | 推动场景开放。采用揭榜挂帅等形式支持企业布局人工智能产业链,加强垂直领域攻关,实现重点场景应用突破,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水利、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电商零售、社会治理等行业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对于形成解决方案和商用案例的,优先评定为示范应用场景,并给予最高 100万元的一次性资金奖励。 |
2023年8月 | 吉林省 |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 加快智慧医疗融合发展。制定卫生健康信息化人员配备标准,突出加强数据分析、网络安全等技术人员配备。 |
2023年12月 | 上海市 | 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 优化互联网医疗体验。 放宽部分慢性疾病医保支付范围,优化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推动建立线上诊疗、处方开具、药效追踪、远程复诊全链路管理体系。完善互联网医疗的医保线上支付结算,建立覆盖“医+药+保”等领域的互联网医疗保障体系。 |
2024年5月 | 河北省 | 关于进一步优化算力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意见 | 适度发展边缘算力。在靠近用户侧、网络边缘侧,按需建设单体规模较小、存算一体的边缘计算中心,支撑智能工厂、轨道交通、智慧医疗、智能电网、车联网、金融交易等实时性要求高、极低时延类业务需求,推动“云边端”算力泛在分布、协同发展。原则上平均机架设计功率不低于8kW,PUE不高于1.5,上架率不低于70%。 |
2024年10月 | 河南省 | 河南省推动“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6年) | 重点发展智能医疗、智能医药、智能中医药管理、智能健康管理等应用场景。依托省内医疗领域科研机构和医院,加快推进智能医学研究设施建设。汇聚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挖掘我省医疗数据及样本资源,发挥眼科、肺癌、乳腺癌等现有模型优势,搭建医疗健康行业人工智能模型平台,形成高质量数据标准集,孵化训练医学影像智能辅助治疗、处方前置审核智能辅助、中西医用药智能辅助、中医智能经络检测、慢病智能健康管理等方面医学专科模型。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基层卫生健康行业场景应用,提升基层普惠医疗服务水平。 |
2024年11月 | 河南省 | 河南省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4—2026年) | 围绕医疗、农业、交通运输、物流等优势行业,推动垂域行业大模型建设,打造“算力、算法、数据”的生态闭环。 |
2025年2月 | 天津市 | 天津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 发挥临床研究支撑产业发展作用。支持三级医疗机构设立研究型病房,研究型病房不纳入医疗机构床位数管理,不纳入病床效益、周转率、使用率、平均住院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临床绩效体系等考核。鼓励医疗机构优化流程,临床研究启动整体用时缩短至25周以内。 |
2025年2月 | 天津市 | 天津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 | 提升医疗卫生科技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发展重点研发机构,推进卫生健康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海河实验室建设。超前部署一批市级重大项目,推动小核酸药物、放射性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AI+医疗”、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取得原创性技术突破。坚持临床研究和医疗救治协同,学科建设和团队培育结合,强化科研攻关在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重大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医学科技前沿领域新技术、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促进国产创新药械临床应用,支持医疗机构按需配备使用。 |
2025年2月 | 广东省 | 广东省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 支持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合作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提升养生保健、康复疗养等服务水平。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 |
2025年3月 | 广东省 | 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 建立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压实“管行业管人工智能应用”责任,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在教育、医疗、交通、民政、金融、安全等领域广泛拓展应用。组织开展“机器人+”行动,围绕工业、农业、城市管理、医疗、养老服务、特种作业等领域,深入挖掘开放应用场景。鼓励各地市挖掘开放各类应用场景,招引企业打造一批典型案例。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AI辅助诊断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