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一般指创新药物,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药物。相对于仿制药,创新药物强调化学结构新颖或新的治疗用途,在以前的研究文献或专利中,均未见报道。
我国创新药行业相关政策
为促进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推动实施中成药全过程赋码监测,并探索应用于中药饮片管理,促进道地药材、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和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配备使用。
我国创新药行业部分相关政策情况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3年2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 | 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扩大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供给。 |
2023年2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 重点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布局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装备项目,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传承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
2023年3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 | 发挥中医药重要作用。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疗和康复、传染病防治和卫生应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
2023年8月 | 国务院 |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 | 大力发展创新药物,搭建生物医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支持全球顶尖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企业提供一体化医药研发服务。 |
2023年10月 | 国务院 |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 | 打造特色医药产业,建设大宗原料药生产基地,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中成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和基本药物目录。 |
2024年1月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 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 | 建立生物医药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临床科研合作,依照有关规定允许生物医药新产品参照国际同类药品定价,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产业发展。 |
2024年6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 制定关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加快创新药、罕见病治疗药品、临床急需药品等以及创新医疗器械、疫情防控药械审评审批。 |
2024年8月 | 中共中央 |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 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 |
2025年1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积极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推广使用。加大创新药临床综合评价力度,加强评价结果分析应用。研究试行以药学和临床价值为基础的新上市药品企业自评,优化新上市药品挂网服务。坚持基本医疗保险“保基本”功能定位,完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机制,研究规范医保医用耗材目录和医疗服务项目目录,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鼓励医疗机构采购使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创新药多元支付能力。积极向公众传播准确、全面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信息。 |
2025年2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 | 研究完善医药领域开放政策,便利创新药加快上市,优化药品带量采购,进一步提高医疗器械产品采购可预期性。 |
2025年3月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推动实施中成药全过程赋码监测,并探索应用于中药饮片管理,促进道地药材、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和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的配备使用。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创新药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5月北京市发布的《国际医药创新公园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支持优质创新品种转化落地。对创新公园内企业研发或引进的创新药械全部实施重点项目制管理,开展全流程服务,提供前置辅导,加快产品注册进程。支持重大创新药械和高端仿制药在创新公园内产业化,对年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品种择优给予资金支持。
我国部分省市创新药行业相关政策情况
发布时间 | 省市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3年7月 | 河南省 | 河南省重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行动方案(2023—2025年) | 推动在豫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国重点实验室布局中重组入列,积极创建抗病毒性传染病创新药物等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建一批省重点实验室。 |
2024年1月 | 江苏省 | 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方案 | 完善医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支持医疗卫生机构与骨干医药企业、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医学前沿技术研究和新药临床试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更多创新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和医院基本用药目录。 |
2024年2月 | 江苏省 | 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若干措施 | 加大医疗机构临床试验支持力度。对具有外资性质、依法依规为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提供研发服务年度金额达500万元以上的临床试验机构,按规定给予奖励。 |
2024年9月 | 云南省 | 云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 落实关于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相关政策。提前介入、靠前服务,加大对创新药、罕见病治疗药品、临床急需药品以及创新医疗器械、疫情防控药械在研发阶段的服务指导。引导企业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 |
2024年9月 | 上海市 | 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 鼓励创新产品入院配备使用。持续更新“新优药械”产品目录,开通创新药械挂网“绿色通道”,推荐纳入国家医保药品或“沪惠保”等目录保障范围。在国家医保药品和“新优药械”产品更新发布1个月内,我市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和医院特色,将相应创新药械以“应配尽配”原则配备使用。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药店纳入“双通道”范围。加强对市级医院创新责任考核,医疗机构不得以用药数量、药/耗占比等原因限制创新药械入院。 |
2024年11月 | 上海市 | 上海市发展医学人工智能工作方案(2025—2027年) | 助力创新药物研发。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难成药靶点、罕见病、复杂疾病抗药性、创新药检验检测等复杂领域的应用。 |
2024年9月 | 天津市 | 天津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 支持产品创新应用,鼓励生物制造企业获得创新药、医疗器械、化妆品新原料、新食品原料(新资源食品)、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市场准入,鼓励申报国家和本市“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产品认定,鼓励引进国内外项目和科研成果并推动实现产业化,根据本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给予支持。 |
2025年1月 | 天津市 | 天津市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 加大创新药械医保支付支持力度。支持将创新药械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目录。持续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对于门诊诊疗中使用的医保目录内创新药品,医保基金及时足额支付;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按病种分值(DRG/DIP)付费支付机制中,通过特殊病例单议、增加付费点数等给予额外补偿,支持定点医疗机构规范使用临床价值高的创新药品。 |
2025年2月 | 广东省 | 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 | 实施创新药械“研审产销用管”全链条支持政策,争取开展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打造若干国内领先的临床研究平台。 |
2025年2月 | 广东省 | 广东省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进老年人福祉实施方案 | 强化老年人药品、食品、保健品开发,鼓励生物医药企业大力研发针对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创新药物,拓展生物医药产业银发新赛道。 |
2025年3月 | 河北省 | 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 | 聚焦协同打造京津冀生物医药世界级产业集群,发挥石家庄生物医药主导优势,围绕抗体药物、重组蛋白及多肽药物、新型疫苗、高端制剂、中药创新药等重点领域,积极打造医药与生物制造相结合的新增长引擎,嫁接京津医疗创新资源,着力提升石家庄生物医药头部引领功能,完善产业发展生态,辐射带动石家庄都市圈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 |
2025年4月 | 北京市 | 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 | 深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将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创新药试点品种持续扩大,试点范围扩大到医疗器械。深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试点,将审评时限由200个工作日压缩至60个,争取将试点范围扩大至仿制药申请。 |
2025年4月 | 北京市 | 国际医药创新公园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 | 支持优质创新品种转化落地。对创新公园内企业研发或引进的创新药械全部实施重点项目制管理,开展全流程服务,提供前置辅导,加快产品注册进程。支持重大创新药械和高端仿制药在创新公园内产业化,对年销售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品种择优给予资金支持。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