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0年中国黄金珠宝行业管理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1、行业管理体制

       (1)行业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黄金珠宝零售业的行业主管部门为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自然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是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的自然资源部直属的正司局级事业单位,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依法授权的国家级珠宝玉石质检机构,具有承担珠宝玉石首饰类金器执法检验资格的国家级质检中心。该中心为国内珠宝玉石首饰检测方面的权威机构,并被指定为国家级科技成果鉴定机构、进出口商品检验实验室、中消协商品指定实验室,中消协首批消费维权鉴定技术支持单位。

       由于古法手工金器生产加工需要运用中国传统制金工艺,产品本身属于轻工业类别中的工艺美术类别,也需要遵循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系列行业标准。工业和信息化部承担轻工行业管理职能。

       (2)行业自律性组织

       黄金珠宝行业属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仅对行业实行行业宏观管理和自律管理,企业的业务管理和生产经营基本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行业自律性组织包括中国黄金协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

       中国黄金协会成立于2001年,是经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民政部正式批准和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团组织。协会是由黄金勘探、生产、加工、流通企业、投资企业、科研院所和与黄金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等依法自愿组成的全国性、非营利性、自律性社团组织。其主要工作包括: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本行业的行规行约,维护企业公平竞争,保护行业整体利益,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参与制订、修订国家和本行业标准,组织贯彻实施并进行监督,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等。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成立于1991年,是隶属于自然资源部的社会团体法人,是由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的企业、相关机构及珠宝界的知名人士自愿组成的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为社会团体法人。其主要工作包括:疏导行业政策,开展行业自律,促进品牌培育,推进珠宝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规范行业行为,协调同行价格争议,进行质量管理和监督,维护公平竞争;开展与珠宝玉石首饰行业有关的社会活动等。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为规范行业发展,鼓励和促进消费,促进传统文化和工艺复兴繁荣,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主要如下:

序号

颁布时间

颁布部门

法规名称

与行业相关内容

1

2011年1月(修订)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

加强对金银的管理,保证国家经济建设对金银的需要;国家对金银实行统一管理、统购统配的政策;国家管理金银的主管机关为中国人民银行;加强对经营单位和个体银匠的管理

2

2015年3月1日

中国人民银行、海关总署

《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办法》

规范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行为,加强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管理;中国人民银行是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主管部门,对黄金及黄金制品进出口实行准许证制度

3

2016年8月1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

轻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要着力推动工艺美术产品向特色型、创意型、个性化和精品化方向发展;加强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传统工艺美术项目保护,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和技艺,提升创新设计能力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推进3D打印、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工艺美术的融合发展,促进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模式的运用。重点发展具有收藏价值的工艺美术精品、地方民族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宗教用品和贴近生活的实用工艺品

4

2017年1月1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进黄金行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促进黄金行业转型升级;提出产量产能储量持续增长、科技水平明显提高、节能环保水平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全面改善、改善职工及社区生产条件等主要目标

5

2017年1月1日

中国黄金协会

《黄金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加快黄金强国建设,以建设黄金强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目标,以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两化融合、国际合作等为重点,以全球化视野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以调结构、促转型、深化企业改革为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结构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的现代化黄金产业,到2020年底迈入世界黄金工业强国行列

6

2017年1月1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进一步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大对国家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珍贵遗产资源保护利用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惠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项目的金融支持政策

7

2017年3月1日

国务院办公厅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基础,对具备一定传承传承基础和生产规模、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建立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对列入振兴目录的项目,予以重点支持

8

2017年5月1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

提出推动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对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创新,推动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运用现代设计改进传统工艺,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

9

2018年5月1日

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分布于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的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入选目录,入选的还有金银细工、金箔锻制、鎏金等传统金属工艺

       为了提高中国黄金珠宝行业整体水平,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如下:


序号

标准号

标准名称

发布方

主要内容

1

GB/T16553-2017

《珠宝玉石鉴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对珠宝玉石的术语、鉴定方法、鉴定标准,以及珠宝玉石的品种的确定作出明确的规定

2

QB/T1689-2006

《贵金属饰品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要对贵金属饰品、材料、工艺的术语作出规定

3

GB/T25071-2010

《珠宝玉石及贵金属产品分类与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对珠宝玉石及贵金属产品的材质和品种的分类及代码进行规定,同时还包括这些产品的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4

GB/T26021-2010

《金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对金条的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作出规定

5

GB11887-2012

《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对首饰中贵金属的纯度范围(不包括焊药成分,但成品含量不得低于规定的纯度范围)、印记、测定方法和贵金属的命名和方法等进行规范,主要适用于首饰行业和国内生产及销售的首饰

6

GB/T18043-2013

《首饰贵金属含量的测定X射线荧光光谱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明确了GB/T18043方法为筛选检验方法,提高了对仪器设备的精度要求,规范了检测操作流程,增加了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评价要求

7

QB/T2062-2015

《贵金属饰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要对贵金属饰品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作出规定

8

GB/T33541-2017

《珠宝玉石及贵金属产品抽样检验合格判定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对珠宝玉石及贵金属饰品质量核查的抽样、检验、判定及复查的要求和方法作出规定

9

QB/T5232-2018

《贵金属摆件制造工艺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要对贵金属摆件的制造工艺要求、其他工艺要求、检验方法等作出规定

10

GB/T36128-2018

《珠宝贵金属产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对贵金属及珠宝产品质量测量允差要求、测量方法和标识等作出规定

11

GB28480-2012

《饰品有害元素限量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对各种材质的饰品中(珠宝玉石除外)有害元素的种类及其限量作出规定

12

GB/T31912-2015

《饰品标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对国内销售的贵金属饰品、珠宝玉石饰品、仿真饰品的术语、定义、基本原则、标注内容及要求作出规定

13

QB/T1690-2004

《贵金属饰品质量测量允差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要对金、银、铂、钯饰品及材料质量测量允差的要求、实验方法和标志作出规定

14

质技监局监发[1999]89号

《金银饰品标识管理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要对境内生产经营的金银饰品标识标注作出规定

15

SGEB1-2019

《金锭标准》

上海黄金交易所

主要对上海黄金交易所交割金锭的产品牌号、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和质量证明书等作出规定

16

GB/T9288-2019

《金合金首饰金含量的测定灰吹法(火试金法)》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主要对采用灰吹法(火试金法)测定合金首饰中金含量的方法作出规定

17

GB/T16552-2017

《珠宝玉石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规定了珠宝玉石的术语和定义、定名规则和表示方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SYL)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0年中国黄金珠宝市场前景研究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未来动向研究》。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焊接钢管行业相关政策:重点研制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算方法

我国及部分省市焊接钢管行业相关政策:重点研制钢铁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算方法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焊接钢管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3月河北省发布的《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提升生产型物流服务功能,聚焦钢铁、化工、装备制造、医药等产业物流发展需求,推进供应链物流企业仓配一体、共同配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的物流服务体系,培育形成一批综合性购产销物流基地。

2025年04月2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属材料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有色金属产能布局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属材料行业相关政策:优化有色金属产能布局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金属材料行业的发展,比如2024年12月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提出关于热储能,攻关显热储热技术,研发宽温域、低熔点、高比热、低腐蚀性的高温熔盐材料和高导热、高热容的耐高温陶瓷、金属氧化物固体材料,结合火电机组抽汽调峰等场景形成规模化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属包装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全社会使用绿色包装

我国及部分省市金属包装行业相关政策:引导全社会使用绿色包装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金属包装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鼓励获证组织将有关认证信息在官方网站、产品包装或宣传资料中正确展示。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铝合金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铝碳排放强度、碳足迹等基础共性标准研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铝合金行业相关政策:推动铝碳排放强度、碳足迹等基础共性标准研制

铝合金是以铝为基添加一定量其他合金化元素的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型钢行业相关政策:高质量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我国及部分省市型钢行业相关政策:高质量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型钢行业的发展,比如2025年2月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提出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钢铁、石化、建材行业新改扩建项目需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和环保绩效A级水平。到2030年,短流程炼钢占比不低于20%。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中空玻璃行业相关政策:开发碳纤维、玻璃钢、树脂、亚克力等新材料

我国及部分省市中空玻璃行业相关政策:开发碳纤维、玻璃钢、树脂、亚克力等新材料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中空玻璃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提高短流程炼钢占比,在冶金、铸造、建材、日用玻璃、有色、化工等重点行业推广电锅炉、电窑炉、电加热等技术。

2025年02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特种钢材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特种钢材行业相关政策: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

近些年来,为促进特种钢材低碳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深入调整钢铁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性能特种钢等高端钢铁产品,严控低附加值基础原材料产品出口。

2025年02月19日
促进铜冶炼有序发展【附我国及各省份铜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促进铜冶炼有序发展【附我国及各省份铜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铜(Copper)是一种过渡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Cu,原子序数为29。纯铜是柔软的金属,颜色为(紫)红色,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建筑材料和合金等领域。

2025年02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